字典帮 >古诗 >同僧宿道者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洞
2025-07-24

同僧宿道者院

唐代  李洞  

携文过水宿,拂席四廊尘。
坠果敲楼瓦,高萤映鹤身。
点灯吹叶火,谈佛悟山人。
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

同僧宿道者院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同僧宿道者院翻译及注释

《同僧宿道者院》是唐代李洞所写的一首诗词。诗人写道,我带着文书来到这个僧人的寺庙,过水而来,在这里住宿。我拂去床席上的灰尘,坠下果实敲击着楼瓦,高处的萤火虫照亮了鹤的身影。我点燃了灯,吹动着风,让树叶燃烧起火焰。我们谈论佛法,领悟山人的思想。这里的僧人们都怀揣着栖身于青霞山的志向,同时也探讨着三教的共同之处。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携文过水宿,
我带着文书来到这里住宿,
拂席四廊尘。
我拂去床席上的灰尘。
坠果敲楼瓦,
坠下果实敲击着楼瓦。
高萤映鹤身。
高处的萤火虫照亮了鹤的身影。
点灯吹叶火,
我点燃了灯,吹动着风,让树叶燃烧起火焰。
谈佛悟山人。
我们谈论佛法,领悟山人的思想。
尽有栖霞志,
这里的僧人们都怀揣着栖身于青霞山的志向,
好谋三教邻。
同时也探讨着三教的共同之处。

这首诗词以描写李洞与僧人们在道者院的共同生活为主线,展现了这里的宁静和与佛教相关的思考与领悟。整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住宿地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艺术地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写拂席、坠果、高萤、点灯等细节,将读者带入到了这个僧人的寺庙,仿佛置身其中。最后,诗人提到寺庙内的人们都怀揣着栖身于青霞山的志向,并且探讨着三教的共同之处,进一步强调了佛教与其他信仰之间的相互关联。

这首诗词字句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佛教的向往和对思想交流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使读者产生了对僧人寺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寺庙中的景物与思想交流完美结合,传递出一种宁静与敦厚的氛围。这首诗词可以使人感受到宁静与思考的力量,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

同僧宿道者院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sēng sù dào zhě yuàn
同僧宿道者院

xié wén guò shuǐ sù, fú xí sì láng chén.
携文过水宿,拂席四廊尘。
zhuì guǒ qiāo lóu wǎ, gāo yíng yìng hè shēn.
坠果敲楼瓦,高萤映鹤身。
diǎn dēng chuī yè huǒ, tán fú wù shān rén.
点灯吹叶火,谈佛悟山人。
jǐn yǒu qī xiá zhì, hǎo móu sān jiào lín.
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


相关内容11:

滕王阁春日晚望

哭胡处士

席上吟

金陵道中寄

庐山瀑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牡丹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游蜂与蝴蝶,来往自......
  • 上灵州令狐相公(一作赠高仆射自安西赴阙)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
  • 赠宋校书
    曾伴元戎猎,寒来梦北军。闲身不计日,病鹤放归云。石上铺棋势,船中赌酒分。长言买天姥,高卧谢......
  • 送从叔书记山阴隐居
    山顶绝茅居,云泉绕枕虚。烧移僧影瘦,风展鹭行疏。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阁书。由来簪组贵,不信教......
  • 下第不胜其忿题路左佛庙
    雀儿未逐飏风高,下视鹰鹯意气豪。自谓能生千里足,黄昏依旧委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