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陈令君增诚斋三三径为十二径次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继芳
2025-07-18

陈令君增诚斋三三径为十二径次韵

宋代  朱继芳  

四家三径各风流,今古悠悠貉一丘。
拍瓮新篘浮腊腻,绕堤老柳弄春柔。
日边黄纸催人去,霞外山听鹤留。
若问西畴蓑笠事,合还陶令一孤舟。

陈令君增诚斋三三径为十二径次韵翻译及注释

陈令君增诚斋三三径为十二径次韵

四家三径各风流,
今古悠悠貉一丘。
拍瓮新篘浮腊腻,
绕堤老柳弄春柔。
日边黄纸催人去,
霞外山听鹤留。
若问西畴蓑笠事,
合还陶令一孤舟。

中文译文:
陈令君增诚斋有十二条小径,各个径上住着四家人,各自有着不同的风采。历史长河中,种种风情流传至今,却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丘。敲击着陶瓮,装饰着新篘,微醺的酒香弥漫在空气中,绕堤的老柳树轻轻摇曳,撩拨着柔软的春意。黄昏的时候,黄纸书信催促人离去,晚霞之外,山间传来鹤鸣声,仿佛邀请人们停留。如果询问西畴山上的蓑笠故事,只有陶渊明一人孤独地驾着小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朱继芳创作的,描述了陈令君增诚斋的景象。增诚斋是陈令君修建的庭院,其中有十二条小径,分别居住着四户人家,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展现了四家人的生活情景和周围环境的美丽。诗中提到的拍瓮、新篘、老柳等景物,以及黄纸书信、山间鹤鸣等情景,都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诗人通过对增诚斋的描绘,以及对陶渊明的提及,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意境。他表达了历史长河中的风情事物,虽然各有特色,却只是平凡的存在,如同一个小丘。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岁月变迁中的情感流转。通过对黄纸书信和鹤鸣声的描写,诗人将时光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在离去的时刻,感受到山间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联想到陶渊明般的孤独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示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交织,以及对历史和文学传统的致敬。诗人通过描绘增诚斋的小径和其中的人物,传递了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赞美和敬仰。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折射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

陈令君增诚斋三三径为十二径次韵拼音读音参考

chén lìng jūn zēng chéng zhāi sān sān jìng wèi shí èr jìng cì yùn
陈令君增诚斋三三径为十二径次韵

sì jiā sān jìng gè fēng liú, jīn gǔ yōu yōu háo yī qiū.
四家三径各风流,今古悠悠貉一丘。
pāi wèng xīn chōu fú là nì, rào dī lǎo liǔ nòng chūn róu.
拍瓮新篘浮腊腻,绕堤老柳弄春柔。
rì biān huáng zhǐ cuī rén qù, xiá wài shān tīng hè liú.
日边黄纸催人去,霞外山听鹤留。
ruò wèn xī chóu suō lì shì, hé hái táo lìng yī gū zhōu.
若问西畴蓑笠事,合还陶令一孤舟。


相关内容11:

和秋房题半湖楼二首

十月二日亲朋拏舟追饯有同至昆山者时谿父卧

草虫便面

祗奉天书六首

题李秋堂盟鸥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六和塔
    三百有余年,潮头不敢颠。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舡。老来登眺眼,不道步......
  • 题飞来峰
    元是西天住,飞来莫去休。未凭仙佛国,好似帝王州。彼树亦如寄,吾生应更浮。白猿呼不应,松露滴......
  • 听白云寺清师琴
    古寺沉沉昼日长,泠然清响发僧房。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山水无端言尔志,炭冰何事置......
  • 和颜长官百咏·朱门
    朱门往事若为怀,积雨苔痕绿上阶。几处败甎吟蟋蟀,玉人曾此溜金钗。...
  • 东林寺雨中张次孙丈话旧
    忆昨南徐官舍东,江心遥夜与君同。重看焦岭终宵月,却话松寥彻晓风。病眼向梅空脉脉,旅愁兼雪太......
  • 孝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八首
    岁逢有年,月旅无射。我将我乡,如几如式。肃尔臣工,谐尔金石。本原休功,垂裕罔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