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6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

宋代  梅尧臣  

秋蠹无完叶,疏丛有瘁茎。
偶来庭树下,重看露葩荣。
众自守常理,独开偏见情。
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翻译及注释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庭前林檎花的景象,并通过对花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诗意。

诗中描述了秋蠹虫咬食了树叶,使得树叶不再完整,但疏丛中的茎却依然有着瘁痕。诗人偶然来到庭院的树下,再次仔细观察,发现露葩依然盛开,展示出生命的荣耀。这与众人守着常理,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不同,诗人通过偏见的情感,发现了花朵的美丽。

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和观察力,他认为即使在秋天,即使在受损的环境中,花朵仍然能够开放并结出果实。这种坚韧和生命力的象征,也可以被视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启示。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蠹无完叶,疏丛有瘁茎。
偶来庭树下,重看露葩荣。
众自守常理,独开偏见情。
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庭前林檎花的观察和感悟。它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被常规和表面所束缚,而是要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事物的美丽和价值。同时,诗人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即在逆境中仍然能够坚持并取得成果。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诗意和赏析而被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ān rì yǒng yuán fǔ tíng qián lín qín huā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

qiū dù wú wán yè, shū cóng yǒu cuì jīng.
秋蠹无完叶,疏丛有瘁茎。
ǒu lái tíng shù xià, zhòng kàn lù pā róng.
偶来庭树下,重看露葩荣。
zhòng zì shǒu cháng lǐ, dú kāi piān jiàn qíng.
众自守常理,独开偏见情。
cóng jīn shù shuāng yuè, jié zǐ shàng néng chéng.
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


相关内容11:

次韵景彝阁後紫薇花盛开

效香奁体二首

桫椤树

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得山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姑苏杂咏 天平山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阳崖树冬荣,阴谷泉......
  • 姑苏杂咏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神仙不可羁,乘螭蹑云汉。岂将避嬴刘,荒山事穷窜。何年东观海,一至此峰玩。悠悠清诗传,窅窅遗......
  • 效香奁体二首
    曾看梳头傍玉台,后堂春晓曲屏开。重寻未省乘鸾去,只道羞郎不出来。...
  • 送仲连
    别绪如乱丝,欲理还不可。却悲娇女诗,宁恋更效左。是时远道怀,纷纷上归舸。怜君正如此,岂任风......
  • 赐绯鱼
    蹉跎四十七,腰间始悬鱼。茜袍虽可贵,发短齿已疏。儿女眼未识,竞来牵人裾。不知外朝众,君恩惭......
  •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野貛穿废灶,妖鹏啸空营。侵骨剑疮在,无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