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山寺僧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9-09

题山寺僧房

唐代  岑参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题山寺僧房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题山寺僧房翻译及注释

《题山寺僧房》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诗。诗意描绘了山寺僧房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中文译文:
窗影摇动群木,墙阴映照一座山峰。野外的炉火被风吹烧,山中的水车能够捣米。勤奋学习反而知道自己的错误,作为官员,却渴望懒散。高僧已经在黄昏时分消失不见,只听到月亮升起时的钟声。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山寺僧房的静谧景象。窗户上的影子摇曳着,映照出墙上的一座山峰。寺庙外的炉火在野外被风吹烧,山中的水车一直在舂米。诗人认为勤奋学习会让人更加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在官场上却渴望懒散的生活。高僧已经不见踪影,只能听到月亮升起时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寺庙僧房的景色,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想象和感受。诗中窗影摇动群木,墙阴映照一座山峰,形象地表达了山寺的宁静与寂静,给人以一种安静与恬淡之感。诗人用“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来描绘了僧侣的生活状态,暗示他们在山寺中平淡而勤奋的生活。同时,诗人通过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反思,表达了对修身养性、宁静和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表达方式勾勒出山寺僧房的景象,给人以一种宁静静谧的感觉。最后两句“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则用寥寥数词创造出一幅月夜钟声的画面,增加了诗的思索和意境。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示了山寺的生活和诗人的内心感受,给人一种宁静亦有思考空间的意境。

题山寺僧房拼音读音参考

tí shān sì sēng fáng
题山寺僧房

chuāng yǐng yáo qún mù, qiáng yīn zài yī fēng.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yě lú fēng zì ruò, shān duì shuǐ néng chōng.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qín xué fān zhī wù, wèi guān hǎo yù yōng.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gāo sēng míng bú jiàn, yuè chū dàn wén zhōng.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相关内容11: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

鸢夺巢

始闻夏蝉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雨夜宿清都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青袍移草色,朱绶夺花然。邑里雷仍震,台中星欲悬。吾兄此栖棘,因得贺......
  •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吏部应相待,如君才......
  • 经函谷关
    洪河绝山根,单轨出其侧。万古为要枢,往来何时息。秦皇既恃险,海内被吞食。及嗣同覆颠,咽喉莫......
  • 饯田尚书还兖州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明朝郭门外,长揖大......
  •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因君报兵部,愁泪日......
  • 哭护国上人
    昔喜三身净,今悲万劫长。不应归北斗,应是向西方。舍利众生得,袈裟弟子将。鼠行残药碗,虫网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