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十二时行孝文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6

十二时行孝文

唐代  白居易  

十二时  

人定亥,父母年高须[保]爱。
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世。

十二时行孝文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十二时行孝文翻译及注释

《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定亥,父母年高须保爱。
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孝道的强烈赞美和呼唤。诗人在描述人定时辰为亥时,意味着人的一生有限,而父母的年纪已经较高,因此应当倍加珍惜、保护和爱护他们。他认为只有真正行孝顺从、尊敬亲长的人,才能在后世中获得名誉和尊重。

赏析:
1. 孝道尊崇:这首诗词强调了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白居易通过描述人的有限时光和父母的年高,表达了孝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认为只有行孝尊亲的人才能在后世获得美名和荣耀。

2. 人生短暂:诗中的"人定亥"意味着人定的时辰是亥时,亥是十二地支中的最后一个时辰,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有限。这种时光的限制使得尊敬父母、行孝的责任更为紧迫。

3. 父母关怀:诗中的"父母年高须保爱"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关爱和保护之情。他呼吁人们要倍加珍惜并照顾年迈的父母,尽自己所能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4. 后世荣誉:诗人认为,只有真正行孝顺从的人,才能在后世中获得名誉和尊重。这是对孝道的高度赞扬,鼓励人们要传承和发扬孝道的美德,以便流传于后世。

总的来说,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通过对孝道的歌颂,提醒人们要尊敬父母、行孝顺从,并强调了孝道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首经典的诗作。

十二时行孝文拼音读音参考

shí èr shí xíng xiào wén
十二时行孝文

rén dìng hài, fù mǔ nián gāo xū bǎo ài.
人定亥,父母年高须[保]爱。
dàn néng xíng xiào xiàng zūn qīn, zǒng děi yáng míng yú hòu shì.
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世。


相关内容11: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赠杓直

云门寺

南乡子

酬梦得见喜疾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法华山天衣寺
    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
  • 雪中忆李楫
    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长安千门复万户。何处躞蹀黄金羁。...
  • 九日寄微之
    眼暗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
  • 乌赠鹤
    与君白黑太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琴曲有乌夜啼、别鹤怨。]...
  • 送缙云苗太守
    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方从会稽邸(一作郊)。更发汝南骑。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露冕见三......
  •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