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武元衡
2025-09-09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

唐代  武元衡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汉间。
月华云阙迥,秋色凤池闲。
御锦通清禁,天书出暗关。
嵇康不求达,终岁在空山。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翻译及注释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汉间。
月华云阙迥,秋色凤池闲。
御锦通清禁,天书出暗关。
嵇康不求达,终岁在空山。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在山中的月夜,诗人寄给朱张二舍人的一封信。诗人在午夜听到更漏声,感觉自己置身于九重天空和星汉之间。月光照耀着云彩和宫殿,给人一种迥异的感觉,而秋天的色彩则使凤池显得格外宁静。御锦通向清禁宫,天书从暗门中传出。嵇康不追求功名地生活在空山中,度过了整整一年。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的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写意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超脱世俗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诗中的"午夜更漏里"和"九重霄汉间"揭示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寂静感受,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月华云阙迥"描绘了月光照耀下云彩和宫殿的景象,给人以神秘和超凡的感觉。"秋色凤池闲"则通过秋天凤池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御锦通清禁"和"天书出暗关"则象征着皇权和神秘的智慧,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越。最后提到嵇康,他是一个追求自由和超脱的文人形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加深了诗意的内涵。

整首诗以山中月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超然和追求自由的情感。诗人借助山中的宁静和月夜的神秘,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在意境的构建和情感的表达上相得益彰,给人以深沉和思索的空间,展示了唐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yuè yè jì zhū zhāng èr shè rén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

wǔ yè gēng lòu lǐ, jiǔ chóng xiāo hàn jiān.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汉间。
yuè huá yún quē jiǒng, qiū sè fèng chí xián.
月华云阙迥,秋色凤池闲。
yù jǐn tōng qīng jìn, tiān shū chū àn guān.
御锦通清禁,天书出暗关。
jī kāng bù qiú dá, zhōng suì zài kōng shān.
嵇康不求达,终岁在空山。


相关内容11:

晨坐寓兴

醉后戏赠苏九翛(苏常好读元鲁山文或劝入关者故戏之)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

感寓

送邓州潘使君赴任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不及前秋月,圆辉凤......
  • 读穀梁传二首
    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吾嘉徙薪智,祸乱何......
  • 送严绅游兰溪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萧萧驱匹马,何处是......
  • 和李丞题李将军林园
    落英飘蕊雪纷纷,啼鸟如悲霍冠军。逝水不回弦管绝,玉楼迢递锁浮云。...
  •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腰金初辨色,喷玉自......
  • 宿西山修下元斋咏
    幽人在何处,松桧深冥冥。西峰望紫云,知处安期生。沐浴溪水暧,新衣礼仙名。脱屐入静堂,绕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