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初至犍为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6

初至犍为作

唐代  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初至犍为作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初至犍为作翻译及注释

《初至犍为作》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到达犍为地区的景色以及对这片土地的感受。

诗中写道,“山色轩槛内”,指诗人在船屋中欣赏着周围的山色。接着,“滩声枕席间”,描写了诗人在枕席上靠近滩水的声音。这两句诗让人感受到诗人身处山水之间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诗,“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描绘了官府和讼庭之间的景象。诗人看到公府中的草木茂盛,静谧宁静;而讼庭上的花朵却已凋谢,空荡无人。这两句诗意味着政事纷扰的公府与闲散的讼庭之间的对比。

接着的两句诗,“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描绘了天空中的云雨和地面上的风尘。三峡指的是长江三峡,百蛮指的是百越地区。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旅途中的天象与地貌的变化。

最后两句诗,“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他刚到犍为不久,但他发现自己的鬓发已经花白。这句诗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犍为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通过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初至犍为作拼音读音参考

chū zhì qián wéi zuò
初至犍为作

shān sè xuān jiàn nèi, tān shēng zhěn xí jiān.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cǎo shēng gōng fǔ jìng, huā luò sòng tíng xián.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yún yǔ lián sān xiá, fēng chén jiē bǎi mán.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dào lái néng jǐ rì, bù jué bìn máo bān.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相关内容11: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游灵岩寺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祁四再赴江南别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郊居言志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
  • 送韦侍御赴上都
    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别后头堪白,时时镜......
  •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北堂应久待,乡梦促......
  •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
  •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秦山数点似青黛,渭上一条如白练。京师故人不可见,寄将两眼看飞燕。...
  • 送郭乂杂言
    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博陵无近信,犹未换春衣。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初行莫早发,且宿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