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韦侍御赴上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谓
2025-10-05

送韦侍御赴上都

唐代  张谓  

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
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
别后头堪白,时时镜里看。

送韦侍御赴上都作者简介

张谓(?--777年)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送韦侍御赴上都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韦侍御赴上都

辞别天朝,前往上都,
天子选拔臣子之难。
再次参见麒麟殿,
戴上重珍冠冕獬豸。

月明下湘江之夜,
霜重包裹桂林之寒。
分别之后,头发能否依旧呈白,
每每照镜自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张谓在送别韦侍御前往上都的时候写的。诗人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韦侍御前程的祝福。

诗的第一句“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表达了唐朝选拔官员的严苛和选拔官员的难度。诗人在此表达自己对韦侍御的赞赏和祝愿他能够在上都被选拔。

诗的第二句“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描绘了韦侍御再次前往上都参见皇帝,戴上重重的珍贵冠冕。这句话表达了韦侍御的尊贵地位和他在上都的使命。

诗的第三句“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通过描绘湘江之夜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韦侍御前路的寒冷和艰难的祝福。

诗的最后两句“别后头堪白,时时镜里看”,表达了诗人对韦侍御在上都的时光流逝和发丝逐渐变白的忧虑。他说无论韦侍御多久不见,他都担心韦侍御的发白。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韦侍御的深厚友谊和对他前程的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送别的情感和祝福,展示了诗人温情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送韦侍御赴上都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éi shì yù fù shàng dōu
送韦侍御赴上都

tiān cháo pì shū xià, fēng xiàn qǔ cái nán.
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
gèng yè qí lín diàn, zhòng zān xiè zhì guān.
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yuè míng xiāng shuǐ yè, shuāng zhòng guì lín hán.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
bié hòu tou kān bái, shí shí jìng lǐ kàn.
别后头堪白,时时镜里看。


相关内容11:

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游灵岩寺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北堂应久待,乡梦促......
  • 喜韩樽相过
    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
  •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
    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行间脱宝剑,邑里挂铜章。马疾飞千里,凫飞向五凉。遥知竹林下,星使对......
  • 郊居言志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
  • 初至犍为作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
  •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