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鹧鸪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晏几道
2025-09-05

鹧鸪天

宋代  晏几道  

鹧鸪天  

陌上濛濛残絮飞。
杜娟花里杜娟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
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鹧鸪天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鹧鸪天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是宋代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小路上,漫天飞舞着残留的絮絮。杜鹃在花丛中啼叫。年复一年,事情始终未能结束,月亮怨恨,烟雾长久地为谁而忧愁。梅雨细密,清晨微风。站在楼上的人倾听,欲望沾湿了衣襟。故乡已经三次经历了花朵凋谢,而曼倩仍未归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寞而忧伤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漫天飞舞的残留絮絮、杜鹃的啼叫以及怨恨的月亮和忧愁的烟雾,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归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梅雨和微风,以及倚楼而听的人,都增添了一种温柔而凄美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描写,暗示了离别和远离家乡的痛苦,以及对曼倩(可能是诗人的爱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寂寞而忧伤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漫天飞舞的残留絮絮与杜鹃的啼叫相对照,突出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梅雨、微风和倚楼人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柔情和凄美的氛围,使整首诗词更具感染力。最后,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和曼倩的思念之情,给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晏几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鹧鸪天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鹧鸪天

mò shàng méng méng cán xù fēi.
陌上濛濛残絮飞。
dù juān huā lǐ dù juān tí.
杜娟花里杜娟啼。
nián nián dǐ shì bù guī qù, yuàn yuè chóu yān zhǎng wèi shuí.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méi yǔ xì, xiǎo fēng wēi.
梅雨细,晓风微。
yǐ lóu rén tīng yù zhān yī.
倚楼人听欲沾衣。
gù yuán sān dù qún huā xiè, màn qiàn tiān yá yóu wèi guī.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相关内容11:

送张如京知安肃军

述怀送张总之

浣溪沙

浣溪沙

和景仁试明经大义多不通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余姚陈寺丞
    铜墨佩腰间,中流望若仙。鸣蝉汴河柳,画鷁越乡船。下濑逢江鴈,瞻氛落海鸢。山川仍客思,尽入隐......
  • 送孟都官知蜀州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几驿秦亭尽,千山蜀乌啼。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向关应东望,云深陇......
  • 春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
    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 蝶恋花
    金剪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晴雪半消花□□,晓妆呵尽香酥冻。十二楼中双翠凤,缥缈......
  • 河南王尉西斋
    寒斋日萧索,天外敞檐楹。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禽归窥野客,云去入重城。欲就陶潜饮,应须载......
  • 远山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