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抱一庐绎志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王问
2025-09-10

抱一庐绎志

明代  王问  

上古一真人,容若春华敷。
忧乐通四时,动止常于于。
登高靡为栗,入水不能濡。
问之胡能尔,涵神同太虚。
下士晚闻道,山中来结庐。
苫茅蔽风雨,斩荆揉为枢。
委形寄虚榻,阖户动旬余。
寒梅倚清艳,素心自如如。
情知无因触,悠然返其初。

抱一庐绎志翻译及注释

《抱一庐绎志》是明代王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抱一庐绎志
拥抱一座茅屋,继续追寻自己的志向

上古一真人,
古代的一位真人,

容若春华敷。
容貌宛如春天的花朵绽放。

忧乐通四时,
忧愁与快乐跟随四季循环,

动止常于于。
行动与停歇常常如此。

登高靡为栗,
登高并不惧怕,

入水不能濡。
入水却不会湿润。

问之胡能尔,
问它如何能够如此,

涵神同太虚。
内心包容着广阔的虚无。

下士晚闻道,
普通人晚年听闻了道理,

山中来结庐。
来到山中搭建茅屋。

苫茅蔽风雨,
用苫草和茅草遮挡风雨,

斩荆揉为枢。
砍伐荆棘,制作为门轴。

委形寄虚榻,
舍弃身形,寄托于虚幻的榻榻米。

阖户动旬余。
闭上门户,过了十余天。

寒梅倚清艳,
寒梅依靠在清冷中绽放的美丽,

素心自如如。
内心纯净自如。

情知无因触,
明白感情无法触及,

悠然返其初。
从容地回归最初的状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一个追求内心自由与淡泊的人物形象。诗中的上古真人被形容容貌美丽、行动自如,忧乐与动静交织在四季之间。真人登高不畏艰险,入水不被润湿,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特质。诗人问道,为何真人能如此,答案是真人内心包容广阔,涵养着太虚之境。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普通人晚年听闻道理后,来到山中搭建茅屋的场景。他采用苫茅遮挡风雨,将荆棘制作为门轴,委身于虚幻的榻榻米之上。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物质与名利的舍弃,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诗末,诗人以寒梅的形象来象征自己。寒梅在清冷中绽放美丽,内心纯净自然。诗人认识到情感无法触及,最终悠然地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真人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自由和淡泊的人生态度。诗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超脱情感、淡泊名利的精神,以及追求内心纯净与自由的追求。

抱一庐绎志拼音读音参考

bào yī lú yì zhì
抱一庐绎志

shàng gǔ yī zhēn rén, róng ruò chūn huá fū.
上古一真人,容若春华敷。
yōu lè tōng sì shí, dòng zhǐ cháng yú yú.
忧乐通四时,动止常于于。
dēng gāo mí wèi lì, rù shuǐ bù néng rú.
登高靡为栗,入水不能濡。
wèn zhī hú néng ěr, hán shén tóng tài xū.
问之胡能尔,涵神同太虚。
xià shì wǎn wén dào, shān zhōng lái jié lú.
下士晚闻道,山中来结庐。
shān máo bì fēng yǔ, zhǎn jīng róu wèi shū.
苫茅蔽风雨,斩荆揉为枢。
wěi xíng jì xū tà, hé hù dòng xún yú.
委形寄虚榻,阖户动旬余。
hán méi yǐ qīng yàn, sù xīn zì rú rú.
寒梅倚清艳,素心自如如。
qíng zhī wú yīn chù, yōu rán fǎn qí chū.
情知无因触,悠然返其初。


相关内容11:

邻女有自经者不晓何因而里媪述其光艳皎洁阅

将至徐作

寄东氏妹

京华秋兴(三首)

问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沙河道中用王太史韵
    晓日平郊远色分,皇家千障抱诸坟。沾花车骑香闻露,过水冠裳润带云。绣璧斜翻丹凤势,回沙细拥白......
  • 上张灯后苑以麦灯居中吾州所产也
    江南五月麦初黄,野老殷勤进上方。织就丝丝冰比洁,镂成叶叶玉分光。谁高市上千金价,不比宫中七......
  • 竹枝词
    孤山梅花开雪中,恰似阿侬冰雪容。不学画桥南畔柳,春来容易嫁东风。...
  • 汉宫人
    秋入披香玉露浓,晚妆初罢凤楼钟。恃恩醉却昭阳酒,误把红绳戏睡龙。...
  • 元夕
    南国首时雍,共此清夜娱。倾城出游观,士女塞庄衢。灯火九霄通,绮纨三市俱。就中谁最奢,五侯声......
  • 杂题上元竹枝词三首
    绣佛前头结好因,上元香火肃凌晨。悬幡一色灯笼锦,名氏较书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