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5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

宋代  梅尧臣  

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鱠红缕。
休言羊酪敌蓴羹,我亦长吟念东楚。
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翻译及注释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枝不动月光午,
况是高台过新雨。
吴客方思千里归,
不负洛阳尘与土。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风吹拂着树枝,月光照耀下午夜,而且还下过新雨。诗人思念远方的吴地客人,他们正怀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诗人表示自己不会辜负洛阳的尘土,也就是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到时水落鳜鲈肥,
香稻初炊鱠红缕。
休言羊酪敌蓴羹,
我亦长吟念东楚。

诗人预言着未来的景象,当水退去时,鱼肉将会丰美,新鲜的稻谷将会煮成红色的鱼汤。诗人告诉读者不要再提起羊酪与蓴羹,因为他也会长时间地吟唱并思念着东楚之地。

平胡马嘶谁可留,
去去相望富春渚。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平原上的胡马嘶鸣,没有人能留住它们。诗人告别了唐英,他们相互望着遥远的富春渚,彼此之间的离别之情无法言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拼音读音参考

lù zhōng yuè xī dēng jì jǐng tái yǔ táng yīng huà bié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

fēng zhī bù dòng yuè guāng wǔ, kuàng shì gāo tái guò xīn yǔ.
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
wú kè fāng sī qiān lǐ guī, bù fù luò yáng chén yǔ tǔ.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dào shí shuǐ luò guì lú féi, xiāng dào chū chuī kuài hóng lǚ.
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鱠红缕。
xiū yán yáng lào dí chún gēng, wǒ yì cháng yín niàn dōng chǔ.
休言羊酪敌蓴羹,我亦长吟念东楚。
píng hú mǎ sī shuí kě liú, qù qù xiāng wàng fù chūn zhǔ.
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相关内容11:

上元夜雪有感

姑苏杂咏 吴女坟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号蟾蜍砚其下刻云

次韵西园公咏梅二首

寒夜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
    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鸡瘦莫为具,阮家依......
  • 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张翰
    洛阳忽忆鲙鲈肥,便趁秋风问钓矶。犹恨季鹰辞未早,不邀二陆共船归。...
  • 梅花六首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
  • 闻雁
    江寒月黑夜,定宿蒹葭里。叫叫过灯前,却是谁惊起?...
  •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何必水周堂,翛然万木凉。朋簪兹共乐,节物自迎商。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骖鸾悲雾扇,泛蚁釂......
  • 姑苏杂咏 涵空阁(在灵岩寺)
    衮衮波涛漠漠天,曲阑高栋此山颠。置身直在浮云上,纵目长过去鸟前。数杵秋声荒苑树,一帆暝色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