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8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

宋代  梅尧臣  

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
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
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
鸡瘦莫为具,阮家依旧贫。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翻译及注释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
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
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
鸡瘦莫为具,阮家依旧贫。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寒士(贫穷的士人)拜访韩子华、吴长文和石昌三位侍臣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相聚,表达了对友情和交往的珍视,并对贫困的现状有所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宋代社会中士人的贫困和友情的主题。首句“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描绘了当时士人们一起拜访草玄人(指住在乡村的隐士)的情景,显示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共同的兴趣。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称赞了这位寒士今天能够拜访三位侍臣,显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贫困状况的思考。

诗中的“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描绘了侍臣们的门户豪华,马车和金饰的辉映,显示了他们的富贵地位。而最后两句“鸡瘦莫为具,阮家依旧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贫困的境遇的感叹,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士人之间的友情和对贫困现状的思考,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面。它既有现实的反思,又有对友情的赞美,给人以深思。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拼音读音参考

hán zi huá wú zhǎng wén shí chāng sān shè rén jiàn fǎng
韩子华吴长文石昌三舍人见访

dāng shí zài jiǔ kè, gòng guò cǎo xuán rén.
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
jīn rì yī hán shì, néng lái sān shì chén.
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
zhú mén róng dà mǎ, jīn luò zhào zhū lín.
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
jī shòu mò wèi jù, ruǎn jiā yī jiù pín.
鸡瘦莫为具,阮家依旧贫。


相关内容11: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偃盖亭

上元夜雪有感

姑苏杂咏 吴女坟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号蟾蜍砚其下刻云

次韵西园公咏梅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张翰
    洛阳忽忆鲙鲈肥,便趁秋风问钓矶。犹恨季鹰辞未早,不邀二陆共船归。...
  • 梅花六首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
  • 依韵和秋夜对月
    陈王苑里望空虚,吴客风前忆具区。横阁渐看河影转,绕枝还见鹊惊无。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
  •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
    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鱠......
  • 闻雁
    江寒月黑夜,定宿蒹葭里。叫叫过灯前,却是谁惊起?...
  •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何必水周堂,翛然万木凉。朋簪兹共乐,节物自迎商。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骖鸾悲雾扇,泛蚁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