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4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唐代  岑参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
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谿梦里山。
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翻译及注释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分,送别李司马归扶风离开庐山的情景。

诗中写道,柳树垂垂地倾斜,莺儿婉转地歌唱,花朵盛开而浓郁,红色的亭子,绿色的美酒送别了李司马归还故乡。当李司马回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时,看到函谷关外的明月,想必他一定感到寂寞和忧愁;而当他回到磻谿的山里,可能又觉得那只是一个梦境。

诗人告诫李司马,要珍惜眼前的美景,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望向西方他的故乡,他的内心痛苦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对着李司马,他已经泪如雨下,衣袖布满了泪痕。

这首诗描绘了李司马离开和归来的两个场景,表达了对离别和别离的痛苦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心灵的痛苦和思乡之情。诗意深沉而真挚,传达了作者对友谊和归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诗人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比,以及对离别和归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归乡的期盼。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感情,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以及对名利和虚浮世界的厌恶。

这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和深深的思乡之情,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同时,诗中饱含着对世俗功名利禄的厌弃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岑参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拼音读音参考

mù chūn guó zhōu dōng tíng sòng lǐ sī mǎ guī fú fēng bié lú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liǔ duǒ yīng jiāo huā fù yīn, hóng tíng lǜ jiǔ sòng jūn hái.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
dào lái hán gǔ chóu zhōng yuè,
到来函谷愁中月,
guī qù pán xī mèng lǐ shān.
归去磻谿梦里山。
lián qián chūn sè yīng xū xī, shì shàng fú míng hǎo shì xián.
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xī wàng xiāng guān cháng yù duàn, duì jūn shān xiù lèi hén bān.
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


相关内容11:

哭裴少府

天长节

奉试冷井诗

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杨侍御(一作包何诗)
    一官何幸得同时,十载无媒独见遗。今日不论腰下组,请君看取鬓边丝。...
  •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草字
    天生良史笔,浪迹擅文藻。中夏授参谋,东夷愿闻道。行轩玩春日,饯席藉芳草。幸得师季良,欣留箧......
  •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石梁人不到,独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寻钟野寺遥。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秋夜闻清梵,馀音逐......
  •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承诏选嘉宾,慨然即驰轺。清昼下公馆,尺书忽......
  • 送归中丞使新罗
    南幰衔恩去,东夷泛海行。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云涛不可极,来往见......
  • 长门怨
    妾命何偏薄,君王去不归。欲令遥见悔,楼上试春衣。空殿看人入,深宫羡鸟飞。翻悲因买赋,索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