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项羽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9-07

项羽台

宋代  黄庚  

失计鸿门根未消,一生霸业亦徒劳。
当时漫筑台千尺,争似歌风地步高。

项羽台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项羽台翻译及注释

诗词:《项羽台》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庚

中文译文:
失计鸿门根未消,
一生霸业亦徒劳。
当时漫筑台千尺,
争似歌风地步高。

诗意和赏析:
《项羽台》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以项羽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失败的沉痛和对功业的无奈。

诗中首句“失计鸿门根未消”,暗指项羽失算于鸿门宴,导致雄心壮志未能实现。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项羽战败后的懊悔和遗憾之情。

第二句“一生霸业亦徒劳”,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项羽一生努力追求霸业的结果却是徒劳无功。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项羽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第三句“当时漫筑台千尺”,描绘了项羽建造项羽台的场景,形容其气势浩大,显示出项羽的雄心壮志。

最后一句“争似歌风地步高”,通过对比项羽台和歌风地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项羽的敬佩之情。歌风地是楚国的一座山,象征着楚国的荣耀和辉煌,而项羽台虽然高大壮观,但无法与之相比。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项羽的同情和对人生的思考。项羽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失败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中透露出对命运无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词以项羽为象征,探讨了人生中努力与命运、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给人以深思。

项羽台拼音读音参考

xiàng yǔ tái
项羽台

shī jì hóng mén gēn wèi xiāo, yī shēng bà yè yì tú láo.
失计鸿门根未消,一生霸业亦徒劳。
dāng shí màn zhù tái qiān chǐ, zhēng shì gē fēng dì bù gāo.
当时漫筑台千尺,争似歌风地步高。


相关内容11:

九日

杂咏

春日和韵

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静为韵分得避字

杂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王爱梅
    诸生归去暮庭空。塔下游观倚瘦筇。千尺宝轮擎海月,七层金铎语天风。升堂尽可同僧饭,持钵何须听......
  • 百杜柳溪韵
    安贫乐道岂卑微,肯羡黄金带古围。爵列三公今却有,齿逾七袠古来稀。满头霜雪客怀老,过眼烟云人......
  • 梅影
    斜斜曾向溪边见,淡淡还从月下看。那得世间三昧手,为君写出一枝寒。...
  • 暮春
    寂寞园林三月时,客中几度见春归。柳眉绿皱莺无语,花脸红销蝶倦飞。节物暗催双鬓老,功名长与寸......
  • 挽卫山斋
    楹梦惊残忽告终,儒林多士失宗工。云间便觉无清气,江上谁能继古风。蕙帐夜阑孤鹤怨,茅斋人去九......
  • 寄别方兰室
    醉下山楼客袂分,杖藜犹带碧阑云。归来纸帐眠清夜,半梦梅花半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