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19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

宋代  曹勋  

仗节亲宣诏语还,敢期幼稚得重看。
铁衣冷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
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
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翻译及注释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仗着军令亲自宣布和谈的诏令,我敢期望幼稚的心灵能够得到重视。铁甲冰冷地挂在龙鳞上静静地,宝剑高高地藏在玉彘里冰冷地。从现在开始,战争将停止,河水将再次被人们疏导,子孙们将努力学习并重拾儒冠的尊严。我将在宁静的山林中放下一切杂念,但老年人的离退之后,又能否再次驾驭战马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战争中经历和平的官员的心境和感受。诗人通过表达自己亲自宣布和谈的诏令,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自己所做努力的期待。他希望年轻人的才华和智慧能够得到重视,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诗中的铁甲和宝剑等象征着战争和武力,它们冷冷的、静静的形象传达了和平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结束和河水重新恢复畅通的期待,意味着国家将重回和平安定的时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慨。他将在宁静的山林中放下一切杂念,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但他也思考着,当年的英勇之举过后,老年人是否还能再次执掌权力,驾驭战马,这里隐含着对自己离退之后的未来的担忧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和平的向往和个人感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期待,展示了对和平与内心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战争与和平的转变和人们对此的关注。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拼音读音参考

bèi zhǐ jūn qián jiǎng hé dé huí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

zhàng jié qīn xuān zhào yǔ hái, gǎn qī yòu zhì dé zhòng kàn.
仗节亲宣诏语还,敢期幼稚得重看。
tiě yī lěng guà lóng lín jìng, bǎo jiàn gāo cáng yù zhì hán.
铁衣冷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
bīng jiǎ cóng jīn wǎn hé shuǐ, ér sūn lì yǔ fù rú guān.
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
qīng xián fàng yì shān lín xià, lǎo yuán hé néng gèng jù ān.
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


相关内容11:

与曹道士

赵周卿送菜

李次促诞辰颂

题应之二扇

松隐雨过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补乐府十篇·帝陶唐氏之乐歌
    万方亿宁,亦莫我敢承。如天运,如日之升。孰知其极兮,不可得而名不可得而称。...
  • 补乐府十篇·帝高辛氏之乐歌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允执厥中,臻於大同。...
  • 赠张炼师二首
    护幄通明殿,仙阶贵可知。尘凡聊混迹,功行欲康时。明月丹崖路,秋风白玉墀。行闻普济居,飞步万......
  • 过楚用作
    昔见山阳盛,气象吞淮壖。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园田。再到已屯兵,鼙鼓喧中天。户口莽凋弊,庐里储......
  • 迢迢高楼和紫烟
    迢迢高楼入紫烟,上连阿阁巢青鸾。青鸾飞飞不复返,朱甍碧瓦空般般。而今燕雀互栖止,便便饱逸嗤......
  • 题迎晖堂
    爽垲幽居抵万金,东西领略水云深。江山入坐清无暑,文史销閒静有琴。何处菱歌烟艇雨,最宜秋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