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吊郑宾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洞
2025-09-08

吊郑宾客

唐代  李洞  

朝行丧名节,岳色惨天风。
待漏秋吟断,焚香夜直空。
骨寒依垄草,家尽逐边鸿。
一吊知音后,归来碎峄桐。

吊郑宾客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吊郑宾客翻译及注释

《吊郑宾客》是李洞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朝行丧事的情景,表达了李洞对已故亲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行丧名节,
岳色惨天风。
待漏秋吟断,
焚香夜直空。
骨寒依垄草,
家尽逐边鸿。
一吊知音后,
归来碎峄桐。

诗意:
诗词以朝行丧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在葬礼上待到秋天第一声鸡鸣后才离去,夜晚独自焚香悼念,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深的凄凉。诗的结尾以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桐树垂折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的伤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朝行丧事的情景,展示了一种庄重、悲凉的氛围。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时刻,等到秋天的第一声鸡鸣后才离开,这不仅表达了对故人的尊重,也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心情。在夜晚,作者焚香夜悼,寂静的夜空中只有焚香的烟雾,形成了一幅寂静、凄凉的画面。

在诗的最后,作者回到了故乡,看到了一行碎落的峄桐树,峄桐是一种高大端庄的树木,它的碎裂与倒下象征着友人的离世,也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朝行丧事的情景,以及作者的内心痛苦和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已故亲友的深深思念,展示了诗人的敏感和细腻的情感。

吊郑宾客拼音读音参考

diào zhèng bīn kè
吊郑宾客

cháo xíng sàng míng jié, yuè sè cǎn tiān fēng.
朝行丧名节,岳色惨天风。
dài lòu qiū yín duàn, fén xiāng yè zhí kōng.
待漏秋吟断,焚香夜直空。
gǔ hán yī lǒng cǎo, jiā jǐn zhú biān hóng.
骨寒依垄草,家尽逐边鸿。
yī diào zhī yīn hòu, guī lái suì yì tóng.
一吊知音后,归来碎峄桐。


相关内容11:

南游

与僧话旧

鹿门寺

咏鹦鹉

顾少府池上(一作顾少府池亭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贯休
    忆昔与吾师,山中静论时。总无方是法,难得始为诗。冻犬眠干叶,饥禽啄病梨。他年白莲社,犹许重......
  • 南中县令
    寂寥虽下邑,良宰有清威。苦节长如病,为官岂肯肥。山多村地狭,水浅客舟稀。上国搜贤急,陶公早......
  • 哭栖白供奉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
  • 路傍草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应随尘与土,吹满洛......
  • 商山
    垂白商於原下住,儿孙共死一身忙。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
  • 句
    残阳来霁岫,独兴起沧洲。(雨后,张为《主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