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哭栖白供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洞
2025-07-19

哭栖白供奉

唐代  李洞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
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
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哭栖白供奉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哭栖白供奉翻译及注释

《哭栖白供奉》的中文译文:听说栖白大人坐化,白莎草上雨水滴落空池。吟诗的堂上秋关的影子,礼佛的灯前夜晚照亮碑文。贺雪已经变成了金殿的梦,看涛却没有实现石桥的约定。面对山峰月亮依然惆怅,怎样才能像祖师一样无言呢。

《哭栖白供奉》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者的哀悼之情。诗人听到栖白大人已经过世的消息,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栖白大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写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栖白大人一生事迹和精神境界的赞叹和敬仰。

首先,“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表达了诗人听到栖白大人逝世的消息,心情因此而沉重。孤窗坐化,意味着栖白大人独自坐化,无人相伴。雨滴空池,象征着栖白大人的离去,空出了一个没有他的地方。

接着,“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描绘了栖白大人生前的情景。吟诗堂中有秋关的影子,象征着栖白大人在吟诗时的沉思和深邃;在礼佛前的夜晚,灯光照亮着碑文,表达了栖白大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一切事物的思索。

接下来,“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表达了诗人对栖白大人未能实现心愿的遗憾之情。贺雪已经变成了金殿的梦,指代了栖白大人所期望的事情已然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看涛虽然心怀期待,但最终却没有实现与栖白的约定,表达了诗人对栖白大人离去无可奈何和遗憾的心情。

最后,“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表达了诗人对栖白大人的思念和敬重之情。面对山峰和明亮的月光,诗人依然感到忧伤和无奈,而祖师则是他们心中最崇高的存在,无言的教诲使他们心生敬佩。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栖白大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赞美了栖白大人的品德和精神境界。诗人通过描写具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栖白大人未尽心愿和遗憾的体验。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

哭栖白供奉拼音读音参考

kū qī bái gòng fèng
哭栖白供奉

wén shuō gū chuāng zuò huà shí, bái shā luó yǔ dī kōng chí.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
yín shī táng lǐ qiū guān yǐng,
吟诗堂里秋关影,
lǐ fó dēng qián yè zhào bēi.
礼佛灯前夜照碑。
hè xuě yǐ chéng jīn diàn mèng, kàn tāo zhōng fù shí qiáo qī.
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féng shān duì yuè hái chóu chàng, zhēng de wú yán shì zǔ shī.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相关内容11:

和三乡诗

晓登迎春阁

山居偶作

南游

与僧话旧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都门送许棠东归(一作送进士张乔)
    旧客东归远,长安诗少朋。去愁分碛雁,行计逐乡僧。华岳无时雪,黄河漫处冰。知辞国门路,片席认......
  • 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道路连天远,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
  • 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
    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
  • 南中县令
    寂寥虽下邑,良宰有清威。苦节长如病,为官岂肯肥。山多村地狭,水浅客舟稀。上国搜贤急,陶公早......
  • 寄贯休
    忆昔与吾师,山中静论时。总无方是法,难得始为诗。冻犬眠干叶,饥禽啄病梨。他年白莲社,犹许重......
  • 吊郑宾客
    朝行丧名节,岳色惨天风。待漏秋吟断,焚香夜直空。骨寒依垄草,家尽逐边鸿。一吊知音后,归来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