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舟中风雪五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11-29

舟中风雪五绝

宋代  苏辙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
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

舟中风雪五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舟中风雪五绝翻译及注释

《舟中风雪五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船上观赏江面上飘落的雪景,并表达了对庐山群峰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面澄清雪未融,
扁舟荡漾水无踪。
篙师不用匆匆去,
遍看庐山群玉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扁舟行驶在江面上的景象。江面清澈,覆盖着未融化的雪花。扁舟在江面上荡漾前行,轻舟行进的水波痕迹随即消失。诗人欣赏着这美景,同时表达了对庐山群峰的景色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在船上观赏江面飘雪的情景。首句"江面澄清雪未融"直接勾勒出江面上清澈的景象,暗示着寒冷的季节。接着,"扁舟荡漾水无踪"形象地描述了扁舟行驶在江面上的情景,水波荡漾的痕迹很快消失。这种描写技巧使读者感受到了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两句"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群峰的向往。篙师指的是划船的船夫,诗人表示船夫不需要匆忙前行,因为他们可以在船上悠然欣赏庐山的美景。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群峰如玉,壮丽而美丽。通过描绘庐山群峰,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景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平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感受。读者在阅读时可感受到冬日江面的宁静和庐山群峰的壮丽,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舟中风雪五绝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zhòng fēng xuě wǔ jué
舟中风雪五绝

jiāng miàn chéng qīng xuě wèi róng, piān zhōu dàng yàng shuǐ wú zōng.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
gāo shī bù yòng cōng cōng qù, biàn kàn lú shān qún yù fēng.
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


相关内容11:

池州萧丞相楼二首

送颜复赴阙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

和王晋卿都尉荼醾二绝句

腊雪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雷冯空,雨腾渊。诛孽妖,反丰年。顾千里,瞬二日。神在堂,龙为役,是何惜兮。...
  •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好礼忘耆老,持家历盛衰。谨严终致一,贫富各从宜。晚岁仍闻道,临终竟不疑。外人传一二,犹得载......
  •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
    真能一醉逃烦暑,定胜三杯御腊寒。自有诗书供永日,莫将丝竹乱风滩。舞雩何处归春莫,叩角谁人怨......
  • 次韵王巩自咏
    平生未省为人忙,贫贱安闲气味长。粗免趋时头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简书见迫身今老,樽酒闻呼首......
  • 和子瞻题风水洞
    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人无缘。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
  • 答颜复国博
    岁晚河水留画船,一轩修竹喜萧然。诗词温厚新成格,道论精微近入禅。病后不胜清醑酽,别时仍得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