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7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

宋代  苏辙  

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翻译及注释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尽风波万里身,
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
还与从来旧卜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初到杭州的感慨和情绪。他经历了许多风波和艰难,但来到杭州后,山水之间却给他带来了宜人的感受。他向朋友表达了自己对晏子的敬意,并感慨晏子对他的厚爱,他与晏子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他们旧日的相识。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他的风波历程和初到杭州后的感受,展现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试尽风波万里身”,表达了苏辙经历了许多风波和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的心路历程。这句中的“风波”既可以指代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也可以象征人生的波折和变迁。

第二句“到官山水却宜人”,通过对杭州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苏辙来到这里后感受到的宜人和美好。这里的“官山水”指的是杭州的山水景色,因为苏辙在杭州担任官职,所以称之为“官山水”。

第三句“君知晏子恩仍厚”,表达了苏辙对晏子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晏子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对苏辙的关心和帮助让苏辙倍感恩德。

最后一句“还与从来旧卜邻”,表达了苏辙与晏子之间持久的友谊。他们的交情可以追溯到旧日的相识,这里的“旧卜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结拜方式,意味着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持。

整首诗词通过对风波历程和杭州山水的对比,表达了苏辙在困难中的坚韧和在美景中的感慨。同时,他也通过对晏子的赞美和友情的描绘,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深厚情谊。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i zhān chū dào háng zhōu jiàn jì èr jué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

shì jǐn fēng bō wàn lǐ shēn, dào guān shān shuǐ què yí rén.
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
jūn zhī yàn zǐ ēn réng hòu, hái yǔ cóng lái jiù bo lín.
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


相关内容11: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上高鼻轩起亭二绝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八春日寄内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四木叶山

赠写真李道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颜复赴阙
    簟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
  • 池州萧丞相楼二首
    丞相风流直至今,朱栏仍对旧山林。奔驰轩冕终何有,跌宕图书意最深。松绕城头风瑟缩,江浮山外气......
  • 除夜会饮南湖怀王巩
    岁晚城东故相家,夜听帘外落琼花。醉眠东阁银釭暗,起视中庭内竹斜。鲁酒近来无奈薄,秦筝别后苦......
  • 和王晋卿都尉荼醾二绝句
    後圃荼縻手自栽,清於芍药酽於梅。旧来诗客今无几,三臭馨香懒举杯。...
  • 腊雪五首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飞霙迫残腊,愁思渡......
  • 马上见卖芍药戏赠张厚之二绝
    春来便有南园约,过尽春风约尚赊。绿叶成阴花结子,便须携客到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