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李阁学挽诗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09-08

李阁学挽诗三首

宋代  王炎  

物望推耆哲,岿然可镇浮。
莫年登近侍,再起殿南州。
不乐分铜虎,方期杖玉鸠。
胡然归未久,仙去杳难留。

李阁学挽诗三首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李阁学挽诗三首翻译及注释

《李阁学挽诗三首》是王炎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物望推耆哲,
岿然可镇浮。
莫年登近侍,
再起殿南州。

译文:
远望之物推崇睿智,
高耸而能镇压浮躁。
不要年岁攀附近侍的权势,
再次起身行走于南方。

诗意:
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描写物景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推崇。作者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那些具有智慧和冷静的特质,而不是被权势和年岁所左右。他呼吁人们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受外界的干扰。

赏析:
诗的开头以物望为起点,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耆老和智者的推崇之情。岿然可镇浮的形容词,形象地描述了耆老智者的威严和超然。接着,作者提到了年岁和近侍,暗示在尘世中,人们往往会受到时间和权势的制约,容易迷失自我。然而,他再次呼唤自己重新起身,离开尘嚣,回到南方,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第二首:
不乐分铜虎,
方期杖玉鸠。
胡然归未久,
仙去杳难留。

译文:
不喜欢分割铜制的虎,
期待能拄着玉制的鸠杖。
仓促之间归来未久,
仙人已经离去,难以再留。

诗意:
这首诗继续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和纯粹的追求。铜虎和玉鸠分别象征着俗世和超凡的事物。作者不喜欢被俗世之物所困扰,期待能拥有纯粹和高尚的境界。然而,他意识到时光飞逝,仓促之间归来,却发现仙人已经离去,无法再停留。

赏析:
诗的第三、第四句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作者对于纯粹和超凡的向往。铜虎和玉鸠代表了尘世和超凡的事物,作者明确表示不喜欢被尘世的纷扰所困扰,而期待着能够接触到更高尚和纯粹的境界。然而,时光匆匆,作者返乡归来,发现仙人已经离去,令人感叹物是人非的无常。

总结:
《李阁学挽诗三首》通过对物景、人物和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智慧和纯粹的追求。诗意深邃,思想含蓄,语言简练而有力,展现了王炎在宋代的才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李阁学挽诗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lǐ gé xué wǎn shī sān shǒu
李阁学挽诗三首

wù wàng tuī qí zhé, kuī rán kě zhèn fú.
物望推耆哲,岿然可镇浮。
mò nián dēng jìn shì, zài qǐ diàn nán zhōu.
莫年登近侍,再起殿南州。
bù lè fēn tóng hǔ, fāng qī zhàng yù jiū.
不乐分铜虎,方期杖玉鸠。
hú rán guī wèi jiǔ, xiān qù yǎo nán liú.
胡然归未久,仙去杳难留。


相关内容11:

悉事

题莲华壁间

偶行后圃成三绝

祷梅山

重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白面渡
    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祗恐当年溪上女,浣纱时节懒匀红。...
  •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长乐觚棱接未央,至尊友爱独贤王。宫中共用家人礼,日近清光侍太皇。...
  • 丰年谣五首
    洞丁徭户尽归耕,篁竹无人弄寸兵。要识二天恩德广,黄云千里见秋成。...
  • 用前韵答黄一翁五首
    吾友西家黄,笔力压余子。金马可曳裾,胡为亦留此。整整插架书,拂蠹自料理。三年飞不翔,袖手今......
  • 到常清寺予哲师三绝
    扣关解后老支郎,见我丁宁问故乡。自说病身归不得,花开叶落几凄凉。...
  • 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
    旌阳峰下水成渊,可约凫鸥共一川。种秫渐营浮蚁瓮,结茅重理蠹鱼编。敢期晤晤方倾盖,遽有新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