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皇甫冉
2025-09-05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

唐代  皇甫冉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
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作者简介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翻译及注释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普门上人为主题,表达了对禅宗修行者的思念和对佛法境界的赞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花宫难久别,
道者忆千灯。
残雪入林路,
深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
泉响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
看心是一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普门上人的场景。首先,诗人表达了在花宫中与普门上人的别离之感。由于修行者常常离去,与他们长久相处的机会并不多,这种别离的感觉显得格外珍贵。其次,诗人回忆起普门上人修行的场景,想到他曾点燃的千盏灯火,这是对他对佛法的思念之情的表达。然后,诗人描绘了残雪覆盖的山路,描绘了圣洁幽静的寺院归宿。林中的残雪给人一种清新寂静的感觉,与禅宗修行者的归宿相契合。接着,诗人将目光聚焦在春光草木上,日光照耀嫩草,泉水滴落在春天的冰块上发出声响。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净幽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作为结尾。这句话表达了修行的真谛,指出不必追求世俗的方便与功效,而是应该注重内心的修炼,去看清自己的心性,这才是一乘佛法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人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禅修者的思念和对修行境界的赞美。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描绘,突出了禅修者求心静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修行的真谛。整体上流畅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启示。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pǔ mén shàng rén yī zuò huáng fǔ céng shī, tí xià yǒu huán yáng xiàn sān zì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

huā gōng nán jiǔ bié, dào zhě yì qiān dēng.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
cán xuě rù lín lù, shēn shān guī sì sēng.
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
rì guāng yī nèn cǎo, quán xiǎng dī chūn bīng.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hé yòng qiú fāng biàn, kàn xīn shì yī chéng.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相关内容11: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莲花

除草

寄赞上人

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

冬夜寻李永因书事赠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补乐歌十首·六英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我有金石兮,击考崇......
  • 送金华王明府
    县舍江云里,心闲境又偏。家贫陶令酒,月俸沈郎钱。黄蘖香山路,青枫暮雨天。时闻引车骑,竹外到......
  • 玉华宫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
  • 赠兖州孟都督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
  • 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
  •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时危兵甲黄尘里,日短江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