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除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9-09

除草

唐代  杜甫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

除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除草翻译及注释

《除草》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草的危害以及对草的除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除草,是谁能阻挡我们修行的

草的毒性比蜂虿还要可怕

它们无处不在,遍布整个道路

清晨行走在林间,江水色彩未消

芒刺刺痛我的眼睛,怎么能期待到深秋

霜露一沾便凝结,蕙叶也难以留住

我小时候用锄头除草,太阳落山后仍然不停地寻求

绕过水中心岛,难道就没有双钓的船

顽固的草根容易滋生,敢让它侵占原来的土地

自此以后,庭前的篱笆变得宽广,松竹更加幽静

除草的工作不能缺席,与病害斗争一样坚决

诗意和赏析:

《除草》以草的危害为主题,进而思考了人们对草的除去的意义和价值。草虽小,但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容易滋生,不断侵占土地。诗中通过描写清晨行走在林间,对眼睛的刺痛,以及霜露一沾即凝结的景象,突出了草的危害之大。诗人以自己小时候用锄头除草的经历来反衬草的顽固和难除。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除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庭前的篱笆变得更加宽广,松竹更加幽静。

这首诗词展现了杜甫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人们应当勇敢面对问题、勇往直前的精神。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通过描述草的特点,展现了人们应当坚决除草的态度和努力。这首诗词具有启发性和思想性,通过一个小小的草,传递出人们应当勇敢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信念。

除草拼音读音参考

chú cǎo
除草

cǎo yǒu hài yú rén, céng hé shēng zǔ xiū.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
qí dú shén fēng chài, qí duō mí dào zhōu.
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qīng chén bù qián lín, jiāng sè wèi sàn yōu.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máng cì zài wǒ yǎn, yān néng dài gāo qiū.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shuāng lù yī zhān níng, huì yè yì nán liú.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
hé chú xiān tóng zhì, rì rù réng tǎo qiú.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zhuǎn zhì shuǐ zhōng yāng, qǐ wú shuāng diào zhōu.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
wán gēn yì zī màn, gǎn shǐ yī jiù qiū.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zì zī fān lí kuàng, gèng jué sōng zhú yōu.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shān yí bù kě quē, jí è xìn rú chóu.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


相关内容11: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寻戴处士

长安落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莲花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 过故洛城
    故城门外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空草花。...
  • 寄高適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定知相见日,烂漫倒......
  • 寄赞上人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买兼土,斯焉心......
  • 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
    微雨侵晚阳,连山半藏碧。林端陟香榭,云外迟来客。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但佳川原趣,不觉城......
  • 冬夜寻李永因书事赠之
    栖遑偏降志,疵贱倍修身。近觉多衰鬓,深知独故人。天垂五夜月,霜覆九衢尘。不待逢沮溺,而今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