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奄中二陆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9-07

次奄中二陆韵

宋代  曾几  

问石寻泉到竹斋,木犀花尽菊花开。
老僧有约君知否,乘兴前村雪里来。

次奄中二陆韵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次奄中二陆韵翻译及注释

《次奄中二陆韵》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问石寻泉到竹斋,
木犀花尽菊花开。
老僧有约君知否,
乘兴前村雪里来。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禅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竹斋中寻找内心泉源的愿望。诗中描述了木犀花凋谢、菊花盛开的时节,寓意着瞬息即逝的时光和生命的变迁。老僧与诗人有着心灵的约定,询问对方是否领悟了其中的含义。最后,诗人乘兴前往村庄,穿越雪地来到老僧的地方。

赏析:
1. 自然景物的对比:诗中木犀花的凋谢与菊花的盛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2. 禅意的表达:诗人寻找泉源的行为暗喻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理。竹斋代表了清净的境地,引导人们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3. 心灵的交流:老僧与诗人之间的约定体现了心灵之间的默契和共鸣。询问对方是否领悟,意味着希望能够与对方分享内心的体验和领悟。
4. 诗人的行动:诗人乘兴前往村庄,穿越雪地来到老僧的地方,展现出对禅修和心灵探索的坚持和决心。

该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修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内心平静和真理的追求,并展现了心灵的交流和诗人对禅修道路的坚持。诗意深远,意境高远,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次奄中二陆韵拼音读音参考

cì yǎn zhōng èr lù yùn
次奄中二陆韵

wèn shí xún quán dào zhú zhāi, mù xī huā jǐn jú huā kāi.
问石寻泉到竹斋,木犀花尽菊花开。
lǎo sēng yǒu yuē jūn zhī fǒu, chéng xìng qián cūn xuě lǐ lái.
老僧有约君知否,乘兴前村雪里来。


相关内容11:

咏旱三首

王周士显谟自闽中归沩山旧隐道经临川惠然先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和提刑郎中阅兵之什

郑顾道招赏瑞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东丘老人
    东丘老人眉有毫,皮肉光润牙龄牢。自云新年九十九,须发白者无一毛。问之吾术本无有,咽津纳息徒......
  •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便成孤愤终何事,且寄遥怀对此时。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
  • 绿毛龟
    若为介物成毛物,颜色挼蓝省见稀。定是多生捕鱼子,至今犹著绿蓑衣。...
  • 谢柳全叔县丞寄高丽松花
    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树皆作虯龙起。但知树底听松风,不见风前落松子。三韩华萼手自开,其间琐碎如......
  • 舟中
    滩声送我入严州,过得州来水漫流。一夜好风潮信早,满船明月荻花秋。...
  • 玩鸥亭
    乃翁独步辞云间,五花判罢游金銮。甘泉颇劳侍从事,夜直必梦江湖宽。晚遭忌刻泛湘水,众为不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