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7-25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唐代  刘禹锡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
少有一身兼将相,更能四面占文章。
开颜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
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翻译及注释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刘禹锡曾经与白监同游梁山,如今重逢时怀念已故的孝王。他以自己身为将相之身,同时又是一位文人,能够广泛涉猎文章,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多面性。他开心地坐在宴会上,催促人员倒满酒杯,回首庭中观赏舞蹈和表演。然后他向在场的客人借问,不知道此时凉风拂面、月光照耀之下,有何人陪伴在胡床之上。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刘禹锡的经历和感受,传达了对已故孝王的怀念之情和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作者将自己既是将相又是文人的身份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身边环境的观察,增添了诗词的趣味性。

这首诗词展现了刘禹锡的才华和多面性,以及对已故孝王的怀念之情。他的开朗和自信态度融入了诗词中,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和文化的热爱。此外,诗人在描写宴会场景时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庭中舞蹈和宴会的热烈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又表达了对时代和境遇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拼音读音参考

luò zhōng féng bái jiān tóng huà yóu liáng zhī lè, yīn jì xuān wǔ líng hú xiàng gōng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céng jīng xiè bìng gè yóu liáng, jīn rì xiāng féng yì xiào wáng.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
shǎo yǒu yī shēn jiān jiàng xiàng,
少有一身兼将相,
gèng néng sì miàn zhàn wén zhāng.
更能四面占文章。
kāi yán zuò shàng cuī fēi zhǎn, huí shǒu tíng zhōng kàn wǔ qiāng.
开颜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
jiè wèn fēng qián jiān yuè xià, bù zhī hé kè duì hú chuáng.
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相关内容11: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酬乐天衫酒见寄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侍中之孙)
    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烟开鳌背千寻碧,日浴鲸波万......
  • 有感
    死且不自觉,其馀安可论。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平生红粉爱,惟解哭......
  • 和乐天以镜换酒
    把取菱花百炼镜,换他竹叶十旬杯。嚬眉厌老终难去,蘸甲须欢便到来。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绝......
  • 和乐天题真娘墓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
  • 送李中丞赴楚州
    缇骑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贺振家声。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
  • 始发鄂渚寄表臣二首
    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回车已不见,犹听马嘶声。晓发柳林戍,遥城闻五鼓。忆与故人眠,此时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