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唐询
2025-07-17

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

宋代  唐询  

秦德衰千祀,江演道不修。
相傅大堤在,曾是翠华游。
玉趾如将见,金椎岂复留。
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

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

秦德衰千祀,
江演道不修。
相傅大堤在,
曾是翠华游。
玉趾如将见,
金椎岂复留。
怅然寻旧迹,
蔓草蔽荒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询创作的《华亭十咏》系列中的其中一首,通过描述秦始皇驰道的景象,揭示了秦朝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的第一句“秦德衰千祀”表达了对秦朝衰亡的悲叹之情。秦朝秉持儒学,“秦德”指的是儒家的道德伦理,而“千祀”意味着千年祭祀的传统。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秦朝道德堕落和祭祀仪式的腐朽。

第二句“江演道不修”指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江演为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失修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同时,这句也意味着人们已经不再注重修建、维护公共设施,对社会秩序的关注和负责。这种社会动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加剧了前一句中秦始皇朝代的衰亡。

第三句“相傅大堤在”提及了相傅大堤这一重要的水利工程,表达了对大规模水利工程的赞美。同时也间接暗示了秦朝时期的强权统治和王室的荣耀。

第四句“曾是翠华游”暗指秦始皇时期南巡游玩的盛况和繁华景象。

第五、六句“玉趾如将见,金椎岂复留。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表达了诗人的怅然若失和对曾经辉煌的景象的追忆。玉趾和金椎是宫殿花坛的象征,意味着昔日的尊贵和富饶。然而,这些金碧辉煌的景象和繁华,如今已经荒芜衰败,被蔓草所覆盖,再也留不住。

整首诗通过揭示秦始皇时期的衰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表达了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和对如今境况的失落感。这首诗具有露骨的批评和悲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历史和社会的关注,对过去荣誉和道德观念的反思。

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拼音读音参考

huá tíng shí yǒng qín shǐ huáng chí dào
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

qín dé shuāi qiān sì, jiāng yǎn dào bù xiū.
秦德衰千祀,江演道不修。
xiāng fù dà dī zài, céng shì cuì huá yóu.
相傅大堤在,曾是翠华游。
yù zhǐ rú jiāng jiàn, jīn chuí qǐ fù liú.
玉趾如将见,金椎岂复留。
chàng rán xún jiù jī, màn cǎo bì huāng qiū.
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


相关内容11:

壬寅正月幼子黄岩尉任将满予与家众先归幼子

山行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舟次卷雪楼四首

寄赠梦英大师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陶渊明饮酒诗
    风浪渺平陆,吾行将安之。酒中有乐国,犹是太古时。孰云道里长,一觞自臻兹。不知有先死,况复忧......
  • 白马井
    玉踠神跑井,崇祠汉伏波。海涛如许近,地脉不同科。德泽甘泉美,人资惠利多。灵踪传万古,苍石有......
  • 句
    来书占喜鹊,落晶听呜蛩。...
  • 吴中送僧
    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何时城北寺,重听木......
  • 秋晚园中二首
    风叶相仍下,家童未埽除。绵联封蛰户,残缺带虫书。...
  • 句
    慈竹笋抽疑夏箨,木犀花发认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