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庭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9-06

庭草

唐代  杜甫  

楚草经寒碧,逢春入眼浓。
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
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庭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庭草翻译及注释

庭草

楚草经寒碧,逢春入眼浓。
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
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译文:
庭院里的草木经过寒冷,变得碧绿,迎接春天的到来,显得更加浓郁。旧的草木低垂着,新的草木卷起来,显得更加沉重。行走时宜轻盈地越过,举办宴席时频繁地供应。欣赏花朵要随着季节的顺序,不敢强求它们提前开放。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庭院里的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枯萎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旧草新草的不同状态,表达了自然的无常和变化。他希望人们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强求去改变它,而是应该顺应它的变化。诗中也融入了对世事变化的思考,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庭院里的草木的变化,表达了杜甫对自然变化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以庭院的细枝末节寄托了对人世间兴衰的体味,表达了在庙堂之外,人生中暗涌的动态与无常。整首诗以草木的变化引起人们对命运变迁的深思,以生命的短暂无常与春的盛气来犬愁。同时,通过对于自然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整首诗言简意赅,把握着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给人以清新、凝练的美感。

庭草拼音读音参考

tíng cǎo
庭草

chǔ cǎo jīng hán bì, féng chūn rù yǎn nóng.
楚草经寒碧,逢春入眼浓。
jiù dī shōu yè jǔ, xīn yǎn juàn yá zhòng.
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
bù lǚ yí qīng guò, kāi yán dé lǚ gōng.
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
kàn huā suí jié xù, bù gǎn qiáng wèi róng.
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相关内容11:

杂曲歌辞·游侠行

客广陵

罗浮山父与葛篇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唐享昊天乐·第五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 题灞池二首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
  •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忘忧谁见赏,空此北......
  •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
  • 初冬旅游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 山夜调琴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