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鸣桹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皮日休
2025-09-05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鸣桹

唐代  皮日休  

尽日平湖上,鸣桹仍动桨。
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响。
鹭听独寂寞,鱼惊昧来往。
尽水无所逃,川中有钩党。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鸣桹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鸣桹翻译及注释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鸣桹》是唐代皮日休创作的一首诗歌,属于渔家乐康体诗的一部分。诗意表达了作者在湖上撑桨捕鱼的情景,描绘了鸣桹的声音和水中生物的动态。

诗歌的中文译文:
整天在平湖上,鸣桹仍然划动桨。
丁丁声入波心,水清澈尽是响。
只有鹭鸟独自静寂,鱼儿惊慌来回。
水中无所躲藏,川中有捕鱼者。

诗歌通过描写作者在湖上捕鱼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愉悦的画面。鸣桹的声音穿透波心,水面清澈而响亮,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中的鹭鸟独自静寂,寓意着湖上的静谧与空灵。而鱼儿惊慌地来回游动,无法逃离钓鱼人的渔钩,说明了渔民的技艺和水面的宁静。整首诗简洁明快,以短小的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湖上捕鱼的景象。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渔民在湖上捕鱼的场景中,给人以宁静和惬意的感觉,展示了唐代渔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中的两句"鹭听独寂寞,鱼惊昧来往"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敏感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这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鸣桹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lǔ wàng yú jù shí wǔ yǒng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jǐn rì píng hú shàng, míng láng réng dòng jiǎng.
尽日平湖上,鸣桹仍动桨。
dīng dīng rù bō xīn, chéng chè hé qīng xiǎng.
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响。
lù tīng dú jì mò, yú jīng mèi lái wǎng.
鹭听独寂寞,鱼惊昧来往。
jǐn shuǐ wú suǒ táo, chuān zhōng yǒu gōu dǎng.
尽水无所逃,川中有钩党。


相关内容11:

秦中遇友人

渔具诗·药鱼

病后春思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

蚊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岁丰
    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良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叹息。为供豪者粮,役尽匹......
  •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泉
    初悬碧崖口,渐注青溪腹。味既敌中山,饮宁拘一斛。春疑浸花骨,暮若酣云族。此地得封侯,终身持......
  • 酬陈樵见寄
    失意闲眠起更迟,又将羁薄谢深知。囊书旋入酒家尽,纱帽长依僧壁垂。待月句新遭鬼哭,寻山貌古被......
  • 酒中十咏·酒樽
    牺樽一何古,我抱期幽客。少恐消醍醐,满拟烘琥珀。猿窥曾扑泻,鸟蹋经欹仄。度度醒来看,皆如死......
  • 奉和鲁望晓起回文
    孤烟晓起初原曲,碎树微分半浪中。湖后钓筒移夜雨,竹傍眠几侧晨风。图梅带润轻沾墨,画藓经蒸半......
  •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伊余幼且贱,所禀自以殊。弱岁谬知道,有心匡皇符。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纵性作古文,所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