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潘牧
2025-09-07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

明代  潘牧  

翠华竟南渡,遗民不复都。
长城乃自坏,黄龙孰能屠。
空令二宫泣,五国怨啼乌。
¤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翻译及注释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是明代潘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翠华竟南渡,遗民不复都。
长城乃自坏,黄龙孰能屠。
空令二宫泣,五国怨啼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诗中以姑苏(即苏州)和钱塘(即现在的杭州)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南方地区的繁华和曾经的辉煌的怀念,同时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流离失所。长城的破坏和黄龙的肆虐象征着战乱和动荡的局势,使人们无法安居乐业。诗中还揭示了二宫(指南京和北京)的凄凉和五国(指南京、北京、杭州、苏州和松江)的怨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姑苏和钱塘的描绘,展示了古代中国南方地区的繁荣和辉煌。翠华指的是苏州的翠华山,南渡表示这种繁华已经南迁。然而,随着长城的破坏和黄龙的肆虐,人民流离失所,繁华逐渐消失。诗中的二宫和五国象征着帝王统治的中心和权力的分散,他们都面临着沉重的困境和悲伤。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代的忧虑和对国家的痛惜之情。它揭示了战乱和社会动荡对人民生活的破坏性影响,以及帝王统治的凄凉和权力的消逝。通过描绘古代南方地区的兴衰,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时代变迁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南方地区的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的现实,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拼音读音参考

gū sū qián táng huái gǔ shī cì yùn liù shǒu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

cuì huá jìng nán dù, yí mín bù fù dōu.
翠华竟南渡,遗民不复都。
cháng chéng nǎi zì huài, huáng lóng shú néng tú.
长城乃自坏,黄龙孰能屠。
kōng lìng èr gōng qì, wǔ guó yuàn tí wū.
空令二宫泣,五国怨啼乌。
¤


相关内容11: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

刘母七十封安人再庆诗

和汪有之园亭之作

杂感六首(万历初,江陵当国时作)

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三月三十日作兼寄怀魏三
    伤时惜别两相参,渐老情怀百不堪。四十今年才欠四,三春此日只余三。身如零落沾泥絮,心似腾腾作......
  • 落梅
    一从风信过元宵,南北枝头并寂寥。人有新妆江燕在,树无残怨粉痕消。难凭驿使传千里,忍使春波渡......
  • 过星轺馆
    仙馆万山深,銮舆近驻临。洞门金锁掞,垂柳粉墙阴。旌旆移龙影,笙竽过凤音。小臣来独晚,向此一......
  • 即事吊古
    驿路红梅始着丛,春光将半未全融。蓬扉曙色经冬雪,麦陇余寒尽日风。残劫有灰秦故国,疏钟笼月汉......
  • 赠张颍州
    迢递浮淮泗,凄凉过颍州。水阴孤馆夕,草色半城秋。才薄惭王事,吟多惜宦游。不逢张太守,那得暂......
  • 题月堂精舍
    雨后青苔路不分,柴门竹里映斜曛。松花落尽无人到,只有山童扫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