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漂母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18

漂母冢

唐代  罗隐  

寂寂荒坟一水滨,芦洲绝岛自相亲。
青娥已落淮边月,白骨甘为泉下尘。
原上荻花飘素发,道傍菰叶碎罗巾。
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

漂母冢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漂母冢翻译及注释

诗词:《漂母冢》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中文译文:寂寂的荒坟坐落在一片水边,芦洲绝岛彼此相亲。青娥已经落到了淮河的月边,白骨甘愿成为泉水下的尘埃。原野上的荻花洁白地飘落,路旁菰叶上穿碎了锦巾。虽然寂寞了千秋,但这里依然是韩侯当年的主人。

诗意:《漂母冢》描绘了一座荒芜的墓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描写了墓地的凄凉与荒芜,以及青娥(美女)和白骨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不朽的对比。虽然时光已久远,人事已非,但这座墓地曾经是韩侯的居所,仍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赏析:《漂母冢》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墓地景象,展现了岁月流转、兴衰更替的无情。诗中的“寂寂荒坟”、“白骨甘为泉下尘”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冲刷和人事的变迁。在这荒芜的墓地中,诗人提到了“青娥”和“白骨”,对比了生命的美丽和生命的消逝。最后诗人提到,虽然已经过去了千秋,但这座墓地仍然是韩侯的归宿,通过这一点,诗人渗透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过去人物的缅怀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漂母冢拼音读音参考

piào mǔ zhǒng
漂母冢

jì jì huāng fén yī shuǐ bīn, lú zhōu jué dǎo zì xiāng qīn.
寂寂荒坟一水滨,芦洲绝岛自相亲。
qīng é yǐ luò huái biān yuè,
青娥已落淮边月,
bái gǔ gān wèi quán xià chén.
白骨甘为泉下尘。
yuán shàng dí huā piāo sù fā, dào bàng gū yè suì luó jīn.
原上荻花飘素发,道傍菰叶碎罗巾。
suī rán jì mò qiān qiū pò, yóu shì hán hóu jiù zhǔ rén.
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


相关内容11:

江鸥

送徐铉流舒州(时铉弟锴亦贬乌江尉,亲友临江相送)

失鹤

台城

流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闲居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
  • 孤雁
    欲食不敢食,合栖犹未栖。闻风亦惊过,避缴恨飞低。水阔缘湘困,云寒过碛迷。悲鸣感人意,不见夜......
  • 后魏时相州人作李波小妹歌疑其未备因补之
    李波小妹字雍容,窄衣短袖蛮锦红。未解有情梦梁殿,何曾自媚妒吴宫。难教牵引知酒味,因令怅望成......
  • 咏史
    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徐陵笔砚珊瑚架,赵胜宾朋玳瑁簪。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
  • 茅斋
    从事不从事,养生非养生。职为尸禄本,官是受恩名。时态已相失,岁华徒自惊。西斋一卮酒,衰老与......
  • 舟行夜泊夔州
    维舟镜面中,迥对白盐峰。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欲作还家梦,青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