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09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宋代  李弥逊  

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
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
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
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翻译及注释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
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
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
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

诗意: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和佛教修行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描述了一座寺庙的景象,表现了宁静与动荡、世俗与超脱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困惑。

赏析:
诗词开篇以"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的景象描绘,展示了寺庙的壮丽景色,表现出山水与建筑的和谐融合。"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一句,通过描绘寺庙中的船桅、钟声和竹林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安详和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客枕愁花雨"意味着作者在这个寺庙中感受到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斋鱼搅梦梁"则将修行者比喻为鱼,梁代表修行者的心灵,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心境的动荡和困扰。

最后两句"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描绘了一个篮舆(一种古代交通工具)隔着溪流行驶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作者对佛教修行的追求和渴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视线却无法看到佛龛中的香烟,暗示了作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却受到了阻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和佛教修行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景物的对比和矛盾,展示了内心的追求和困惑,以及修行者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挣扎。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àng shū xiōng liú tí xīng fú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diàn gé qún fēng hé, shān gēn yī shuǐ zhǎng.
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
wéi yíng jiē yún shù, zhōng qìng zá fēng huáng.
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
kè zhěn chóu huā yǔ, zhāi yú jiǎo mèng liáng.
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
lán yú gé xī lù, mù duàn fó kān xiāng.
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


相关内容11: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对酒二首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早入昭亭与同游散步山中自樵至水滨路穷还僧

戏王子和

戏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留别傅才儒
    壮岁追随鬓已苍,谁将勋业问行藏。怜公错莫鸡群鹤,顾我凌兢虎质羊。败柳变工喧暮雨,寒花直欲腻......
  • 游东山
    草木得新露,袭人吹冷香。泉水夜相激,衾枕自清凉。我携谪仙人,眉目秀而长。高怀洗尘累,抵掌论......
  •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皂盖凌虚岂易陪,扪参那复欢高哉。云关□处尘踪断,松盖阴中宝地开。戎幕寇平高卧鼓,宾筵诗罢细......
  • 山行遇雨
    沧溟四乾青虬立,碧云摩霄高页岌。六丁夜挽天河倾,石骨无尘露苍湿。长风吹雨不成丝,飞鞚冲山带......
  •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
  • 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
    清昼高轩过,岩高得共攀。虾须深梵阁,豹尾静尘军,词吐三江水,胸开九梦山。杯行不知夜,留月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