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珪
2025-09-08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代  王珪  

平昔传清跸,金舆下紫宸。
忽从沧海宴,遂隔属车尘。
剑落桥山夜,衣留汉庙春。
东厢朝圣子,绝恸见群臣。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是宋代宰相王珪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宋仁宗的悼念之情。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平昔传清跸,金舆下紫宸。
忽从沧海宴,遂隔属车尘。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仁宗生前的辉煌景象。"平昔传清跸"表达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金舆下紫宸"指的是皇帝乘坐金辇下降到紫宸殿,象征着皇权的显赫。然而,"忽从沧海宴,遂隔属车尘"暗示着皇帝突然离世,从皇宫降临到尘世之间,生死的变幻无常。

第二首:
剑落桥山夜,衣留汉庙春。
东厢朝圣子,绝恸见群臣。

这首诗词描述了皇帝的离世给人们带来的悲痛之情。"剑落桥山夜"揭示了皇帝突然死去的情景,"衣留汉庙春"暗示着皇帝逝世时的悲痛之气。"东厢朝圣子,绝恸见群臣"表达了皇子痛失父亲的悲伤和皇臣们面对皇帝逝世的绝望与哀痛。

这五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情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对宋仁宗的怀念和对其离世的悼念。通过描绘和象征手法,诗词表达了皇帝的威严与尊贵,以及他逝世后带来的巨大悲痛。这些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感慨之情,也折射出当时朝廷和官员们对宋仁宗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出无法言表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人情的流转。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拼音读音参考

rén zōng huáng dì wǎn cí wǔ shǒu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píng xī chuán qīng bì, jīn yú xià zǐ chén.
平昔传清跸,金舆下紫宸。
hū cóng cāng hǎi yàn, suì gé shǔ chē chén.
忽从沧海宴,遂隔属车尘。
jiàn luò qiáo shān yè, yī liú hàn miào chūn.
剑落桥山夜,衣留汉庙春。
dōng xiāng cháo shèng zǐ, jué tòng jiàn qún chén.
东厢朝圣子,绝恸见群臣。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书怀

宫词

郊礼庆成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挽吴大社
    文献家声远,簪缨世德昌。几篇青玉案,三佩白银章。北苑新阡好,平原旧业荒。百年乔木在,留得耐......
  •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平明三殿进觞初,玉女傍边捧道书。探得长生太清箓,同扶皇历万年馀。...
  • 一题白马馆
    白马芒原非路岐,征夫示起雪侵肌。雁思水国犹南翥,人在冰天更北驰。狂吹欲号沙四作,冻云无赖日......
  • 皇后阁端午帖子
    璧沼水嬉飞隼渡,瑶箱命缕彩丝新。亲蚕礼毕无馀事,夙佩珩璜奉紫宸。...
  • 雪后赠雪苑师
    老去方知行露难,此心正要觅人安。室中半偈如闻得,便作当年立雪看。...
  • 送程公辟刑部出守南昌
    钟陵从昔号名州,绿发仙郎作郡侯。波送蛟龙归海上,云随旌旆落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