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桃源忆故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9-09

桃源忆故人

宋代  王之道  

忆故人  

望中风絮迷烟草。
愁结几番昏晓。
花径有时亲扫。
载酒应须早。
人情曷似春山好。
山色不随春老。
旧隐何当重到。
迎得平安报。

桃源忆故人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桃源忆故人翻译及注释

《桃源忆故人》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望中风絮迷烟草,
眼前飘飘柳絮弥漫,雾霭迷漫烟草。

愁结几番昏晓。
忧虑交织,几度经历昏夜。

花径有时亲扫,
花径时而亲自扫清,

载酒应须早。
装载美酒宜尽早。

人情曷似春山好。
人情何尽如春山美好。

山色不随春老。
山色不会随着春光的老去而褪色。

旧隐何当重到。
昔日的隐居何时再度回味。

迎得平安报。
期盼得到平安的消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人的忧虑和怀念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望中风絮迷烟草”,通过描绘飘扬的柳絮和迷漫的雾霭,营造出一种迷离、朦胧的意境,与诗人内心的迷茫和纠结相呼应。接着,“愁结几番昏晓”表达了诗人多次经历忧愁和苦闷,日夜交替的心情。

“花径有时亲扫”,展现了诗人深情的隐居情怀,他常常亲自扫除花径,为了营造一个宁静的环境。紧接着“载酒应须早”,透露出诗人对欢聚、欢宴的渴望,也有一丝对于时光流逝的惋惜。

“人情曷似春山好”,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情淡薄、虚假的感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如春山的美好。然而,“山色不随春老”却表明山色不会因为春光老去而变淡,暗示了人情虽然虚假,但自然景色却是永恒的。

“旧隐何当重到”,表达了诗人对旧时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希望能够重新体验的情感。最后一句“迎得平安报”是诗人对故人的期盼,希望得到一个平安幸福的消息。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忧愁和对旧时美好生活的怀念,通过自然景色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具有浓厚的禅意和隐逸情怀。

桃源忆故人拼音读音参考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桃源忆故人

wàng zhòng fēng xù mí yān cǎo.
望中风絮迷烟草。
chóu jié jǐ fān hūn xiǎo.
愁结几番昏晓。
huā jìng yǒu shí qīn sǎo.
花径有时亲扫。
zài jiǔ yīng xū zǎo.
载酒应须早。
rén qíng hé shì chūn shān hǎo.
人情曷似春山好。
shān sè bù suí chūn lǎo.
山色不随春老。
jiù yǐn hé dāng zhòng dào.
旧隐何当重到。
yíng dé píng ān bào.
迎得平安报。


相关内容11:

西江月(和苏庭藻)

生查子

浣溪沙(和张文伯木犀)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

减字木兰花(和孔纯老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减字木兰花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拥在尊前。顿觉春温却夜寒。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缓唱何妨。贴......
  • 水调歌头(用王冲之韵赠僧定渊)
    败屋拥破衲,惊飙漫飕F059。不离当处人见,操彗上蓝游。弹指九州四海,浪说其来云聚,其去等风休......
  • 浣溪沙(八之四)
    阑外彤云已满空。帘旌不动石榴红。谁将秋色到楼中。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炎洲人到广......
  • 恋香衾
    记得花阴同携手,指定日、许我同欢。唤做真成,耳热心安。打叠从来不成器,待做个、平地神仙。又......
  • 菩萨蛮
    晴窗睡起炉烟直。香云堕髻娇无力。溪水碧涵空。拒霜深浅红。坠鞭还驻马。缥缈珠帘下。自是意中人......
  • 南歌子(四之一)
    竹影窥灯暗,泉声语夜长。小窗无梦到高唐。独引三杯长啸、步修廊。月午衣衫冷,莲开风露香。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