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9-01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

宋代  王之道  

节日  春节  

流水细通何处。
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
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翻译及注释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

流水细通何处。
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
行不尽、山无数。
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
悬知俗客不曾来,
门外苍苔如许。

译文:
水流细细地流向何处。
柳溪里下着新雨。
清风送行者十里,
却行不尽,山峦无数。
一簇楼台高耸入云,
老僧常住其中。
悬挂知道俗客不曾来,
门外的苍苔如此茂盛。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僧舍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的思念和对俗世的淡漠。他描述了流水细细流动的景象,柳溪里下着新雨,清风送行者离开。诗人感叹山峦无数,楼台高耸,老僧长久地住在其中。他觉得寺庙里的僧人与世隔绝,俗客不曾来过,门外的苍苔也长得茂盛,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喧嚣与寺庙的宁静与淡泊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中的流水、柳溪、清风、山峦等自然元素与寺庙、老僧、楼台等人文元素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寺庙中宁静与世俗的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与淡泊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的疏离和淡漠。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简练,给人一种宁静与恬淡的感觉。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拼音读音参考

yù lián huán tí zài ān sēng shè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

liú shuǐ xì tōng hé chǔ.
流水细通何处。
liǔ xī xīn yǔ.
柳溪新雨。
qīng fēng shí lǐ sòng lán yú, xíng bù jìn shān wú shù.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yī cù lóu tái sū dǔ.
一簇楼台窣堵。
lǎo sēng cháng zhù.
老僧常住。
xuán zhī sú kè bù céng lái, mén wài cāng tái rú xǔ.
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相关内容11:

西江月慢

桃源忆故人(和张文伯送春二首)

薄媚(入破第一)

浣溪沙

好事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浣溪沙(和张文伯木犀)
    晓日晖晖玉露光。枝头一样斗宫妆。可怜娇额半涂黄。衣与酴醿新借色,肌同薝卜更薰香。风流荀令雅......
  • 生查子
    双鬟绿发齐,多笑荐红落。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屈指数元宵,灯火堪......
  • 西江月(和苏庭藻)
    小阁劣容老子,北窗仍递南风。维摩丈室久空空。不与散花同梦。且作大真游戏,未甘金粟龙钟。怜君......
  • 减字木兰花(和孔纯老别)
    离筵暂住。君在龙舒曾是主。今作行人。卧辙何妨借寇恂。清歌妙舞。断送吟鞭乘醉去。一釂休辞。捧......
  • 浣溪沙(八之一)
    雨入空阶滴夜长。月行云外借孤光。独将心事步长廊。深锁重门飞不去,巫山何日梦襄王。一床衾枕冷......
  •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为生日词)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