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东归别所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9-10

东归别所知

唐代  罗隐  

芙蓉宫阙二妃坛,两处因依五岁寒。
邹律有风吹不变,郄枝无分住应难。
愁心似火还烧鬓,别泪非珠谩落盘。
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

东归别所知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东归别所知翻译及注释

东归别所知

芙蓉宫阙二妃坛,
两处因依五岁寒。
邹律有风吹不变,
郄枝无分住应难。
愁心似火还烧鬓,
别泪非珠谩落盘。
却羡淮南好鸡犬,
也能终始逐刘安。

中文译文:

东归别所知,

芙蓉宫殿里的二妃神坛,
两地只因受到五年的寒冷影响而凄凉。
邹律(指宫殿的琴瑟)有风吹拂却不变化,
郄枝(指宫殿的花木)没有人照顾是否会幸存。
忧虑的心情像火一样在烧灼我的鬓角,
离别的泪水不是珠子却在盘子里随意流淌。
我羡慕淮南有着好的家宅和鸡犬,
他们也可以始终专注于自己的刘安。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罗隐写的,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安定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述了一个寂寥凄凉的宫殿里的景象,芙蓉宫阙的二妃神坛因为五年的寒冷而同时凄凉。诗人通过描写邹律和郄枝来暗示宫殿的冷落和荒凉,即使有风吹拂,宫殿中的琴瑟仍然保持不变,而花木没有人照顾是否会生存下去。这些描写烘托了离别时的忧伤和孤独感。

诗人在结尾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他羡慕淮南地区有着好的家宅和鸡犬,而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这种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离别所带来的动荡与困苦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情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既有离别之苦,又有对安稳生活的嚮往,写景与抒怀相结合,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所感。整首诗的意境凄凉而深沉,给人以回味和思考。

东归别所知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guī bié suǒ zhī
东归别所知

fú róng gōng què èr fēi tán, liǎng chù yīn yī wǔ suì hán.
芙蓉宫阙二妃坛,两处因依五岁寒。
zōu lǜ yǒu fēng chuī bù biàn,
邹律有风吹不变,
qiè zhī wú fēn zhù yīng nán.
郄枝无分住应难。
chóu xīn shì huǒ hái shāo bìn, bié lèi fēi zhū mán luò pán.
愁心似火还烧鬓,别泪非珠谩落盘。
què xiàn huái nán hǎo jī quǎn, yě néng zhōng shǐ zhú liú ān.
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


相关内容11:

途中寄怀

所思(一作西上)

秦望山僧院

寄征士魏员外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经故友所居(一题上有琼华观三字)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叹赵岐忙。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
  •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
    朝论国计暮论兵,馀力犹随凤藻生。语继盘盂抛俗格,气兼河岳带商声。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
  • 京口见李侍郎
    傞傞江柳欲矜春,铁瓮城边见故人。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风常记是庚申。别来且喜身俱健,乱后休悲业......
  • 春鸠
    村南微雨新,平绿净无尘。散睡桑条暖,闲鸣屋脊春。远闻和晓梦,相应在诸邻。行乐花时节,追飞见......
  • 钓阁
    小阁惬幽寻,周遭万竹森。谁知一沼内,亦有五湖心。钓直鱼应笑,身闲乐自深。晚来春醉熟,香饵任......
  • 燕昭王墓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