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7-19

踏莎行

宋代  秦观  

踏莎行  

冰解芳塘,雪消遥嶂。
东风水墨生绡障。
烧痕一夜遍天涯。
多情莫向空城望。
淡柳桥边,疏梅溪上。
无人会得春来况。
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

踏莎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踏莎行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解芳塘,雪消遥嶂。
冬天的冰已经融化,春天的雪也消失了。芳塘的冰消融,遥远的山峰上的雪也不见了。

东风水墨生绡障。
春天的东风吹拂着,水面上泛起了墨绿色的涟漪。

烧痕一夜遍天涯。
火烧的痕迹一夜间遍布在整个天涯。

多情莫向空城望。
多情的人不要望向空城,不要对空虚寂寥的事物产生感伤。

淡柳桥边,疏梅溪上。
在淡柳掩映的桥边,疏疏落落的梅花盛开在溪水上。

无人会得春来况。
没有人能够预测春天的来临情况。

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
山水风光与成双成对的鸳鸯相比,它们更享受温暖的滩涂和晴朗的阳光,相互依偎着休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冰雪融化,山川复苏,春风吹拂着水面,景色渐渐恢复生机。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还寄托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逝去的事物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享受。

赏析:
《踏莎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人情世故。通过描写冰雪融化、春风吹拂的场景,诗人展现了春天的来临和自然的复苏。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东风水墨生绡障”和“烧痕一夜遍天涯”,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火灾的痕迹。诗人还通过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爱情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赏识之感。

踏莎行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bīng jiě fāng táng, xuě xiāo yáo zhàng.
冰解芳塘,雪消遥嶂。
dōng fēng shuǐ mò shēng xiāo zhàng.
东风水墨生绡障。
shāo hén yī yè biàn tiān yá.
烧痕一夜遍天涯。
duō qíng mò xiàng kōng chéng wàng.
多情莫向空城望。
dàn liǔ qiáo biān, shū méi xī shàng.
淡柳桥边,疏梅溪上。
wú rén huì de chūn lái kuàng.
无人会得春来况。
fēng guāng shū yǔ liǎng yuān yāng, nuǎn tān qíng rì mián xiāng xiàng.
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


相关内容11:

哨遍(春词)

减字木兰花(赋锦带)

减字木兰花

小重山

忆秦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浣溪沙(劝酒)
    雨洗秋空斜日红。青葱瑶辔玉玲珑。好风吹起□江东。且尽红裙歌一曲,莫辞白酒饮千钟。人生半在别......
  • 春晴
    燕子来时,清明过了,桃花乱飘红雨。倦客凄凉,千里云山将暮。泪眸回望,人在玉楼深处。向此多应......
  • 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蓬山......
  • □□□(同前)
    扬州商女□□□。□□□□□。□寄扁舟,江南湖北道。津头龙祠屡□。□信指、半春前到。笑倚危樯......
  • 喜迁莺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飚微列。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
  • 菩萨蛮(次张秉道韵)
    真珠酒滴琵琶送。行云旧识巫山梦。空得醉中归。老来心事非。江梅含日暖。照水花枝短。密叶似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