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大言应令诗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沈约
2025-09-07

大言应令诗

南北朝  沈约  

隘此大泛庭。
方知九垓局。
穷天岂弥指。
尽地不容足。

大言应令诗作者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大言应令诗翻译及注释

《大言应令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隘此大泛庭,
方知九垓局。
穷天岂弥指,
尽地不容足。

诗意:
这个广阔无边的大泛庭,让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宇宙的辽阔。天空的边界何等狭窄,地面的广袤无法容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大泛庭的描绘,表达了宇宙的广袤无边以及人类的渺小与无法穷尽的思想。诗中的"大泛庭"指的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九垓"则是古代对宇宙的计量单位,表示宇宙的辽阔无边。作者通过"隘此"一词突出了自身的有限与渺小,强调只有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才能真正领悟到宇宙的辽阔与深邃。"穷天"表示探究天空的边界,却无法到达极限,"岂弥指"表达了无法穷尽的意思。"尽地不容足"则强调地面的广袤无法容纳所有的事物和思想。

整首诗词通过对宇宙的描绘,以及对人类渺小与无法穷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宇宙无限广阔的赞叹和自身的渺小感。它呈现了一种思索宇宙与人生的哲学意味,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微小与无力,同时也传达了对宇宙壮丽与神秘之处的敬仰。

大言应令诗拼音读音参考

dà yán yīng lìng shī
大言应令诗

ài cǐ dà fàn tíng.
隘此大泛庭。
fāng zhī jiǔ gāi jú.
方知九垓局。
qióng tiān qǐ mí zhǐ.
穷天岂弥指。
jǐn dì bù róng zú.
尽地不容足。


相关内容11:

小人吟

重阳前一日作

咏梧桐诗

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二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宴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芳树
    发蕚九华隈。开跗寒露侧。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宿昔寒飚举。摧残不可识。霜雪交横至。对之长......
  • 和王卫军解讲诗
    妙轮辍往驾。宝树未开音。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眇眇玄涂旷。高义总成林。七花屏尘相。八解濯......
  • 咏余雪诗
    阴庭覆素芷。南阶褰绿葹。玉台新落构。青山已半亏。...
  • 小道吟
    艺虽小道,事亦系人。苟不造微,焉能入神。...
  • 襄阳蹋铜蹄歌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 大寒吟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