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卜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7

卜居

宋代  苏辙  

我归万里初无宅,凤去千年尚有台。
谁为绕池先种竹,可怜当砌已栽梅。
囊资只数腰金在,归计长遭鬓雪催。
欲就草堂终岁事,落成邻舍许衔杯。

卜居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卜居翻译及注释

《卜居》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归万里初无宅,
凤去千年尚有台。
谁为绕池先种竹,
可怜当砌已栽梅。
囊资只数腰金在,
归计长遭鬓雪催。
欲就草堂终岁事,
落成邻舍许衔杯。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辙的归乡之情。诗人回到故乡后,发现自己归来的地方已经改变了很多,自己曾经居住的房屋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仍然有一座古老的台阶,象征着过去的岁月。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感到惋惜和感慨,他怀念过去曾经在这里种植竹子的人,而自己则在这里种植了梅花,可惜已经错过了与竹子共同欣赏美景的时机。

诗人提到自己的囊中只剩下几两黄金,而归家之计却一直受到岁月的催促,他感叹着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草堂中度过余生,与邻舍们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举杯畅饮,共同欢乐。

赏析:
《卜居》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以自己归乡的经历为背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表达了他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草堂和邻舍的场景,以及举杯欢饮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家园和友谊的珍视。

诗中的凤台象征着历史和传统,它虽然经历了千年,但仍然屹立不倒,与诗人的归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家园、友情和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卜居拼音读音参考

bǔ jū
卜居

wǒ guī wàn lǐ chū wú zhái, fèng qù qiān nián shàng yǒu tái.
我归万里初无宅,凤去千年尚有台。
shuí wèi rào chí xiān zhǒng zhú, kě lián dāng qì yǐ zāi méi.
谁为绕池先种竹,可怜当砌已栽梅。
náng zī zhǐ shù yāo jīn zài, guī jì zhǎng zāo bìn xuě cuī.
囊资只数腰金在,归计长遭鬓雪催。
yù jiù cǎo táng zhōng suì shì, luò chéng lín shè xǔ xián bēi.
欲就草堂终岁事,落成邻舍许衔杯。


相关内容11:

泝潮二首

再和十首

读史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滕王阁
    客従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势奔西山浮,声动古......
  • 九日三首
    河朔今将到,山阳近欲行。老怀惊聚散,一酌慰平生。陋巷连墙久,长淮照眼明。到官纷讼牒,应忆此......
  • 滕达道龙图挽词二首
    才适邦家用,学非章句儒。遭逢初莫测,流落一长吁。大节轻多难,深言究远图。收功太原守,谈笑视......
  •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大道如衣食,六经所耕桑。家传易春秋,未易相秕糠。久种终不获,岁晚嗟无粮。念此坐叹息,追飞及......
  •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东夷従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
  •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决策传贤际,危言变法初。纷纷看往事,一一验遗书。富贵终何有,清贫只自如。西州不忍过,行哭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