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日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7

九日三首

宋代  苏辙  

九日  

河朔今将到,山阳近欲行。
老怀惊聚散,一酌慰平生。
陋巷连墙久,长淮照眼明。
到官纷讼牒,应忆此时情。

九日三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九日三首翻译及注释

《九日三首》是苏辙的作品,他是宋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河畔的九月即将过去,山阳的秋天渐渐来临。
年老的心情感到惶恐不安,举杯畅饮来安慰一生。
破旧的巷子与墙壁相连已久,长江的水面明亮晶莹。
即将赴任的官员频繁地起诉和函文,应当怀念此时的心情。

诗意:
《九日三首》是苏辙借着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经历的思考。诗人通过河畔和山阳的景物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觉。他描述了自己年老的心情,感叹时间的匆匆和生命的短暂,同时寄托了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官员的忙碌和纷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赏析:
苏辙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的河畔和山阳,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宏伟。老怀惊聚散,一酌慰平生,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担忧和寻求内心安慰的心情。陋巷连墙久,长淮照眼明,通过描绘陋巷和长江的景象,突显出岁月的沧桑和光阴的流转。到官纷讼牒,应忆此时情,诗人通过官员的纷争,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珍惜当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珍惜当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辙独特的诗歌才华。

九日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sān shǒu
九日三首

hé shuò jīn jiāng dào, shān yáng jìn yù xíng.
河朔今将到,山阳近欲行。
lǎo huái jīng jù sàn, yī zhuó wèi píng shēng.
老怀惊聚散,一酌慰平生。
lòu xiàng lián qiáng jiǔ, zhǎng huái zhào yǎn míng.
陋巷连墙久,长淮照眼明。
dào guān fēn sòng dié, yīng yì cǐ shí qíng.
到官纷讼牒,应忆此时情。


相关内容11:

再和十首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竹轩

泝潮二首

再和十首

读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滕达道龙图挽词二首
    才适邦家用,学非章句儒。遭逢初莫测,流落一长吁。大节轻多难,深言究远图。收功太原守,谈笑视......
  •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
  • 赋园中所有十首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移来种堂下,何尔短局促。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芦根爱溪水,余润长......
  • 滕王阁
    客従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势奔西山浮,声动古......
  • 卜居
    我归万里初无宅,凤去千年尚有台。谁为绕池先种竹,可怜当砌已栽梅。囊资只数腰金在,归计长遭鬓......
  •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大道如衣食,六经所耕桑。家传易春秋,未易相秕糠。久种终不获,岁晚嗟无粮。念此坐叹息,追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