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拟咏怀诗 八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庾信
2025-07-23

拟咏怀诗 八

南北朝  庾信  

白马向清波。
乘冰始渡河。
置兵须近水。
移营喜灶多。
长坂初垂翼。
鸿沟遂倒戈。
的颅于此去。
虞兮奈若何。
空营卫青冢。
徒听田横歌。

拟咏怀诗 八作者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拟咏怀诗 八翻译及注释

《拟咏怀诗 八》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马向清波,乘冰始渡河。
置兵须近水,移营喜灶多。
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
的颅于此去,虞兮奈若何。
空营卫青冢,徒听田横歌。

中文译文:
白色的马儿向着清澈的波浪前进,踏着冰开始渡过河流。
设置军队必须靠近水源,迁移营地使人喜庆灶火旺盛。
长坂初展翅膀,鸿沟因此转变立场。
的颅就在此处离去,虞兮,怎么办呢?
空旷的营地守卫着青年冢,只听田横的歌声回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荡时期的战争景象。白马踏着冰,象征着军队渡过寒冷的河流,冒着生命危险前进。庾信通过描述置兵靠近水源、迁移营地喜庆灶火等细节,表现出战争中的谋略和喜悦。长坂初展翅膀、鸿沟遂倒戈,揭示了战争中的背叛和转变,使人感叹人心的无常。最后,诗人提到的的颅和虞兮,暗指历史上的悲剧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质的思考和对无奈处境的疑问。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空旷的营地和田横的歌声,为整个诗词画上了一个深沉的句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战争时期的景象,以及其中的谋略、背叛和无奈。作者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战争的残酷性质和人性的复杂性。白马、冰、河流等景物形象鲜明,给读者带来冰冷、危险的感受。诗中的置兵、移营、喜灶等描写,展示了军事谋略和士兵的欢庆心情。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的描写,则突出了人心的无常和动荡时期的背叛现象。诗末的的颅和虞兮,以及空旷的营地和田横的歌声,给整首诗增添了深沉和思考的氛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给人以深思和反思的空间。

拟咏怀诗 八拼音读音参考

nǐ yǒng huái shī bā
拟咏怀诗 八

bái mǎ xiàng qīng bō.
白马向清波。
chéng bīng shǐ dù hé.
乘冰始渡河。
zhì bīng xū jìn shuǐ.
置兵须近水。
yí yíng xǐ zào duō.
移营喜灶多。
cháng bǎn chū chuí yì.
长坂初垂翼。
hóng gōu suì dǎo gē.
鸿沟遂倒戈。
de lú yú cǐ qù.
的颅于此去。
yú xī nài ruò hé.
虞兮奈若何。
kōng yíng wèi qīng zhǒng.
空营卫青冢。
tú tīng tián héng gē.
徒听田横歌。


相关内容11:

陌上花八首

送君

吴松道中二首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

道士步虚词 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听歌一绝诗
    协律新教罢。河阳始学归。但令闻一曲。余声三日飞。...
  • 和赵王看伎诗
    绿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琴曲随流水。箫声逐凤凰。细缕缠钟格。圆花钉鼓床。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 讲古文联句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潘述山岳降气,龟龙负图。--裴济爰有书契,乃立典谟。--皎然先知孔圣,飞......
  • 周祀方泽歌 昭夏
    报功阴泽。展礼玄郊。平琮镇瑞。方鼎升庖。调歌丝竹。缩酒江茅。声舒钟鼓。器质陶匏。列耀秀华。......
  • 次韵袁畴耕道见贻
    阅世纷纷共旅亭,归来眼为里人明。老夫未叹尝三已,吾子何忧取一名。仁义夙心成自误,文章小道得......
  • 蒙赐酒诗
    金膏下帝台。玉历在蓬莱。仙人一遇饮。分得两三杯。忽闻桑叶落。正值菊花开。阮籍披衣进。王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