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9-08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

唐代  方干  

几生余习在,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翻译及注释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方干。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名叫怀静(或者叫观)的僧人的赞美和赠词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几生余习在,
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
行禅桧柏深。

作者在诗中说自己多年来的修行和学习,时常会抒发微弱的吟咏之声。"几生余习在"表达了作者多年来修行的积累和经历。"时复作微吟"则表示作者常常会进行微弱的吟咏。

诗中提到了夏天,坐在夏日的时候,莓苔合拢,形容景色清幽宜人。行禅时,作者走进深山中,看到了高耸的桧树和柏树,形容禅修的环境深邃宁静。

入山成白首,
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
徒云寒暑侵。

诗中提到作者进入山中已经白发苍苍,表明作者在修行道路上已经历了很长时间。"学道是初心"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初衷和初心。作者坚定地表示内心不会改变,不受外界寒暑的侵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僧人怀静(或观)的赞美和赠词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修行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修行道路的坚持和初心不变的信念。整首诗词意境清幽,给人以宁静和深思的感觉,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禅修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hī sēng huái jìng yī zuò guān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

jǐ shēng yú xí zài, shí fù zuò wēi yín.
几生余习在,时复作微吟。
zuò xià méi tái hé, xíng chán guì bǎi shēn.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rù shān chéng bái shǒu, xué dào shì chū xīn.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xīn dì bù yí biàn, tú yún hán shǔ qīn.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相关内容11:

观陈希夷先生真及墨迹

侍宴乐游苑饯徐州刺史应诏诗

夏日南园

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三

咏竹槟榔盘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吴松道中二首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
  • 送君
    送君上马时,不道朝垆燠。春风入木心,皮肌发红绿。春风良易暮,那得勤行路。且莫望南窗,胡蝶飞......
  • 陌上花八首
    陌上偷来为看花,饶声鹦鹉莫夭斜。犊车缓缓随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
  • 道士步虚词 十
    麟洲一海阔。玄圃半天高。浮丘迎子晋。若士避卢敖。经飡林卢李。旧食绥山桃。成丹须竹节。刻髓用......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簿书听我依俙了,云水陪君浩......
  • 远意联句
    家在炎州往朔方,--疾(失姓)岂知于阗望潇湘。--澄(失姓)曾经陇底复辽阳,--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