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闵谗狡二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闵谗狡二章

宋代  梅尧臣  

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
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闵谗狡二章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闵谗狡二章翻译及注释

《闵谗狡二章》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
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狡猾之人的深深厌恶和不屑。诗人借用"彼狡"来指代狡猾之人,他们行将死亡,但他们的真实面目仍然难以被揭露。当人们看到他们的真实嘴脸后,对其感到厌恶,诗人则用引袖蒙面的手法来表示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不屑。然后,诗人指出人们常常不能正确辨别狡猾之人,却能清楚辨认自己,从而批判了这种双重标准。最后两句表达了一个问题:谁能断言世界上没有鬼神呢?如果有人敢这样断言,那么他们将受到责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狡猾之人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虚伪和双重标准的批判态度。诗人通过强烈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狡猾之人的厌恶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容易自欺欺人的现象的深思。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狡猾之人的揭示,凸显了自身的清廉和坦诚。最后两句则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提醒人们不要妄下断言,不要对超自然现象抱有绝对的否定态度。整首诗简练而富有力量,语言直接,情感鲜明,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闵谗狡二章拼音读音参考

mǐn chán jiǎo èr zhāng
闵谗狡二章

bǐ jiǎo zhī jiāng sǐ, ruò yǒu yǐ jiàn.
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
jì jiàn jì è zhī, yǐn mèi méng miàn.
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wèi rén mò ěr biàn, ér zì biàn zhī.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shuí wèi wú guǐ, shú bǐ zhī qiǎn.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相关内容11:

送盐官刘少府古贤

咏宋中道宅棕榈

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

秋鴈

古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风瑟联句
    窍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佳名从此得,妙响未曾穷。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依依听不足,秋露满......
  • 送贡仲章之燕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
  •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踪。其下长乐太守书,矫然变怪神渊龙。薛老谁何果有意,千古乃与奇......
  •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二白石寒树屏
    名画不复生,古魂埋地底。技能无所发,骋巧崭岩里。纤纤扫苍林,坡岸分迤逦。近可笔发窥,远若风......
  • 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
    将归谢公郡,喜见阮家儿。但对月和水,那能酒似池。衰形疑镜照,葆鬓怯霜吹。宿雁不堪托,乡人知......
  • 依韵和许发运真州东园新成
    疏凿近东城,萧森万物荣。美花移旧本,黄鸟发新声。曲阁池傍起,长桥柳外横。河浑远波涨,雨急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