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风瑟联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1

风瑟联句

宋代  梅尧臣  

窍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
佳名从此得,妙响未曾穷。
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
依依听不足,秋露满兰丛。

风瑟联句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风瑟联句翻译及注释

《风瑟联句》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瑟联句

窍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
佳名从此得,妙响未曾穷。
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
依依听不足,秋露满兰丛。

译文:

窍竹漏出天空中的风声,张弦仿佛在峄山的桐树上响起。
美妙的名声从此得到,奇妙的音响无穷无尽。
夜晚静谧,我站在危险的台阶上,周围只有皎洁的月光。
沉迷其中,听不够,秋露满溢在兰花丛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夜晚的安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静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首两句“窍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描绘了窍竹的竹管漏出风声,弦乐仿佛在峄山的桐树上回响。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窍竹和弦乐来表达风声的美妙和峄桐的韵律。

接下来的两句“佳名从此得,妙响未曾穷”表达了诗人对美妙声音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美好的声誉,并且希望这美妙的声响能够不断延续,永不穷尽。

接着的两句“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刻画了诗人在夜晚的危险高台上,独自欣赏皎洁的月光。这里的“危台”可以理解为高处,象征诗人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的孤独和危险。而皎洁的月光则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最后的两句“依依听不足,秋露满兰丛”表达了诗人对美妙声响的渴望,他觉得自己听得不够,希望能够沉浸其中,同时也借秋露满溢的兰花丛来隐喻美好事物的丰富和充盈。

总的来说,《风瑟联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夜晚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声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静和情感。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给人以美好的心灵享受。

风瑟联句拼音读音参考

fēng sè lián jù
风瑟联句

qiào zhú lòu tiān fēng, zhāng xián nǐ yì tóng.
窍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
jiā míng cóng cǐ dé, miào xiǎng wèi zēng qióng.
佳名从此得,妙响未曾穷。
yè jìng wēi tái shàng, rén xián jiǎo yuè zhōng.
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
yī yī tīng bù zú, qiū lù mǎn lán cóng.
依依听不足,秋露满兰丛。


相关内容11: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送盐官刘少府古贤

咏宋中道宅棕榈

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

秋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贡仲章之燕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
  •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踪。其下长乐太守书,矫然变怪神渊龙。薛老谁何果有意,千古乃与奇......
  • 读日者传答俞生
    宋忠为大夫,贾谊为博士。同与休沐下,访卜长安市。吾不如二人,读书无举跬。借曰当乘肥,乘肥非......
  • 闵谗狡二章
    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二白石寒树屏
    名画不复生,古魂埋地底。技能无所发,骋巧崭岩里。纤纤扫苍林,坡岸分迤逦。近可笔发窥,远若风......
  • 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
    将归谢公郡,喜见阮家儿。但对月和水,那能酒似池。衰形疑镜照,葆鬓怯霜吹。宿雁不堪托,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