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9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宋代  司马光  

主人倦邀客,寂寞委苍苔。
此日开无益,明年不复开。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翻译及注释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宜甫家中有金铃菊,
客人却未能认识这花。
送给宜甫代为照看,
明年再开,今天已无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主人宜甫家中的金铃菊,但客人却无法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朵。诗人将金铃菊赠送给宜甫,希望他能代为照看,但诗人认为今天开花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客人已经错过了观赏的时机。诗词中透露出主人的寂寞和对客人的失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主人的情感和对客人的失望。金铃菊象征着美丽和珍贵,而客人却未能欣赏到这美景,使得主人感到寂寞和委屈。诗人通过描绘金铃菊的开放和客人的缺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错过机会的遗憾之情。诗词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错过时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的遗憾和无奈的思考。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拼音读音参考

yí fǔ jiā yǒu jīn líng jú kè wèi zhè shí yīn dài jú zèng yí fǔ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zhǔ rén juàn yāo kè, jì mò wěi cāng tái.
主人倦邀客,寂寞委苍苔。
cǐ rì kāi wú yì, míng nián bù fù kāi.
此日开无益,明年不复开。


相关内容11: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初夏独游南园地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涌泉石

送吴仲庶知江宁

独乐园七题·见山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初夏独游南园地
    取醉非无酒,忘忧亦有花。暂来疑是客,归去不成家。...
  • 杨白华
    劝君勿嫌杨花太轻薄,篱下沟中纷漠漠。翠鬟婢子不胜愁,扫尽还飞满朱阁。晚来风雨送行春,天无游......
  • 古坟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碑版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
  • 送僧归吴
    高枕聊成梦,晴空忽见花。浮生尽是客,何处得为家。旅食帝城久,归舟泽国赊。角因菰菜味,回首浩......
  • 送文慧师归眉山
    至人心如云,去住叭所适。飘摇涉四海,岂复校喧寂。朅来王城游,红尘暖晨夕。忽思还故峰,不可留......
  •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麦田小雨陇微于,草树欣欣照晚晴。花下客来醒亦好,犹胜闭户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