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聊成梦,晴空忽见花。
浮生尽是客,何处得为家。
旅食帝城久,归舟泽国赊。
角因菰菜味,回首浩无涯。
送僧归吴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僧归吴翻译及注释
《送僧归吴》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枕聊成梦,
晴空忽见花。
浮生尽是客,
何处得为家。
旅食帝城久,
归舟泽国赊。
角因菰菜味,
回首浩无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僧人归吴的场景。诗人躺在高枕上,心情悠闲,却在晴朗的天空中突然看到了盛开的花朵。他感慨人生如浮云,一直在外客居,无处安身立命。他曾长时间在帝都食宿,如今却要乘舟回到泽国,但身上的财物已经所剩无几。他回首望去,只见茫茫无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流离失所的感叹和对家园的向往。他在帝都长时间奔波,生活艰辛,如今要离开,却又没有足够的财物。诗中的“高枕聊成梦”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而“晴空忽见花”则突然出现的花朵,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瞬间出现,让人感到惊喜。整首诗以“浮生尽是客,何处得为家”为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流离失所的感叹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角因菰菜味,回首浩无涯”则以具体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回首望去,只见茫茫无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限的思考。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送僧归吴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