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王明府入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戎昱
2025-07-18

送王明府入道

唐代  戎昱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送王明府入道作者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送王明府入道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送王明府入道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诗意:
这首诗是作者戎昱送王明府入道的作品。王明府是指受封明府的王昱的朋友,他决定出家修行成为僧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王明府的祝福和敬佩之情。

赏析:
首句以“何事”开头,表达出作者惊叹不已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陶彭泽”和“明时又挂冠”,描绘了王明府脱离尘俗世界追求自我的决心和执著。

第三句“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表达了作者支持王明府选择修行之路,不畏严寒和艰辛。诗中的“泉石”和“薜萝”是修行中常见的自然景物,也象征了清净和苦行。

接下来的两句“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描绘了王明府在寒冷的冬天里,头上轻轻覆盖着雪花,象征着修行者心中的冷静和坚定。孤猿傍醮坛则描绘了王明府独自修行的样子。

最后两句“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描述了王明府修行的地方,老松树下悬挂着金色的灶火,夜晚熊熊燃烧,象征着修行者勤奋努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王明府选择修行道路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修行者坚韧不拔、孤独奋斗的形象。

送王明府入道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míng fǔ rù dào
送王明府入道

hé shì táo péng zé, míng shí yòu guà guān.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wèi dān quán shí qù, bù dàn bì luó hán.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qīng xuě lóng shā mào, gū yuán bàng jiào tán.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xuán xuán lǎo sōng xià, jīn zào yè shāo dān.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相关内容11:

赋得沙上雁

题招提寺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

喜侯十七校书见访

岁日作/岁日口号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游钟山紫芝观
    系舟仙宅下,清磬落春风。雨数芝田长,云开石路重。古房清磴接,深殿紫烟浓。鹤驾何时去,游人自......
  • 赠别刘员外长卿
    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建德津亭人别夜,新安江水月明时。为文易老皆知苦,谪宦无名倍......
  • 寂上人禅房
    俗尘浮垢闭禅关,百岁身心几日闲。安得此生同草木,无营长在四时间。...
  •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受传三箓备,起坐五......
  •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
    杨柳烟含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 梁司马画马歌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此马昂然独此群,阿爷是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