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戎昱
2025-09-07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

唐代  戎昱  

送别  惜别  

杨柳烟含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作者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翻译及注释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

杨柳烟含灞岸春,
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若借低枝便,
莫遣青丝扫路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写给李二的信。诗人在信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给李二送信的情景。

诗的开篇写道:“杨柳烟含灞岸春”,形容灞岸春天的景色,杨柳在轻烟中吐出嫩绿的芽苞,整个景象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多年来每年都攀折柳枝来寄信给李二的情景,写道:“年年攀折为行人”。这表明诗人对于信件的重要性,不惜费劲地攀折柳枝,用于传递自己对李二的思念和关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希望好风能够借助低矮的柳枝,将自己的信件送到李二的手中,写道:“好风若借低枝便”。他又表达了希望李二不要让自己的长青丝在扫路尘埃中蒙尘,以免给她带来不便,写道:“莫遣青丝扫路尘”。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和送信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李二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柳枝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联系和牵挂,而借低枝传达的愿望,则是诗人对李二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拼音读音参考

tú zhōng jì lǐ èr yī zuò lǐ yì shī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

yáng liǔ yān hán bà àn chūn, nián nián pān zhé wèi xíng rén.
杨柳烟含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hǎo fēng ruò jiè dī zhī biàn, mò qiǎn qīng sī sǎo lù chén.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相关内容11: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

喜侯十七校书见访

岁日作/岁日口号

成都送严十五之江东

湖南雪中留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受传三箓备,起坐五......
  • 送王明府入道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悬悬老松下,金灶夜......
  • 游钟山紫芝观
    系舟仙宅下,清磬落春风。雨数芝田长,云开石路重。古房清磴接,深殿紫烟浓。鹤驾何时去,游人自......
  • 梁司马画马歌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此马昂然独此群,阿爷是龙飞......
  • 寄钱起(一作司空曙诗)
    草长花落树,羸病强寻春。无复少年意,空馀华发新。青原高见水,白社静逢人。寄谢南宫客,轩车不......
  • 赠别安邑韩少府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门掩疏尘吏,心闲阅道书。古城寒欲雪,远客暮无车。杳杳思前路,谁堪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