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逢谢偃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高适
2025-09-08

逢谢偃

唐代  高适  

唐诗三百首  送别  友情  写雨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
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逢谢偃作者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逢谢偃翻译及注释

《逢谢偃》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描写了离别后再次相逢的情景,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颜离别时痛苦,白发重逢时相见。只有昔日的眼泪,不再有往昔的容颜。

**诗意**:
这首诗以离别和相逢为主题,通过对红颜离别和白发相逢的对比,抒发了时光荏苒、人事易变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岁月的变迁,强调了流年匆匆,人生短暂的感觉,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逝去容颜的留恋之情。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光阴的无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难舍难分之情。

**赏析**:
1. **离别与相逢的对比**:诗人通过描绘红颜离别时的痛苦和白发相逢时的感慨,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离别时的痛苦与重逢时的感动,彰显了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的主题。这种对比使诗情更加深刻,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

2. **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在描写红颜离别和白发相逢时,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红颜离别时的伤感,暗示了时间的消逝,而白发相逢时的情景,则表现了时间带来的变化。这种感慨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3. **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描写离别和相逢的情景,抒发了深刻的情感。离别时的痛苦,白发相逢时的感伤,都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这种情感的抒发,使诗人与读者之间建立起共鸣,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总体而言,高适的《逢谢偃》通过描绘离别和相逢的情景,以及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逢谢偃拼音读音参考

féng xiè yǎn
逢谢偃

hóng yán chuàng wèi bié, bái fà shǐ xiāng féng.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
wéi yú xī shí lèi, wú fù jiù shí róng.
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相关内容11:

能画

沙苑行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秋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别蔡十四著作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流涕洒丹极,万乘为......
  •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
  •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将老忧贫窭,筋力岂能及。征途乃侵星,得使诸病入。鄙人寡道气,在困无独立。俶装逐徒旅,达曙凌......
  • 释闷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
  • 白帝楼
    漠漠虚无里,连连睥睨侵。楼光去日远,峡影入江深。腊破思端绮,春归待一金。去年梅柳意,还欲搅......
  •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