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19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

唐代  杜甫  

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
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
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
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翻译及注释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

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
玉壘雖傳檄,松州會解圍。
和親知拙計,公主漫無歸。
青海今誰得,西戎實飽飛。

中文译文:

紧急警报(时高公适领西川节度)

才名昔日楚将,智谋卓尔,掌握兵权。
玉堡虽已传招,松州能够解围。
和亲使者知晓我谦策,公主远嫁无归期。
如今谁能征服青海,西戎已肆意飞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一首急切表达忧虑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高公适所面临的困境,抒发了自己对战乱和外患的忧虑。

在第一句中,诗人称赞高公适是楚国旧时的名将,善于运筹帷幄,掌握军事计谋。接着,诗人表达了松州能够解围的信息,表示一举能够打破困境。

然而,在第三句中,诗人表示虽然和亲策略被公主所知,但公主却一直未能回归。这表明诗人认为和亲之策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问题仍然未能解决。

最后两句以问句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青海究竟由谁来掌控的疑问,以及西戎外敌的威胁已经扩散开来的忧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突显了诗人对时局的焦虑和忧虑。诗人通过揭示国家的危机和困境的激动气氛,表达了对乱世和战争的担忧之情。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拼音读音参考

jǐng jí shí gāo gōng shì lǐng xī chuān jié dù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

cái míng jiù chǔ jiāng, miào lüè yōng bīng jī.
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
yù lěi suī chuán xí, sōng zhōu huì jiě wéi.
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
hé qīn zhī zhuō jì, gōng zhǔ màn wú guī.
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
qīng hǎi jīn shuí dé, xī róng shí bǎo fēi.
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相关内容11:

桔柏渡(在昭化县)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送裴五赴东川

赠田九判官(梁丘)

催宗文树鸡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沙苑行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
  • 能画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政化平如水,皇恩断若神。时时用抵戏,亦未杂......
  •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
    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不知云雨散,虚费短长吟。山带乌蛮阔,江连白帝深。船经一柱观,留眼共......
  •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
  • 秋清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十月江平稳,轻舟进......
  •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