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鹤林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岳珂
2025-07-19

鹤林寺

宋代  岳珂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
雨晴犹湿泾,云薄不藏山。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
西风动征显,空愧鬓毛斑。

鹤林寺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鹤林寺翻译及注释

《鹤林寺》是宋代诗人岳珂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寺庙中的自然元素和人物活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天的夜晚,我在竹林中入眠,听到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屋内的灯火昏暗。白天,我在门关后面下棋,松树为我遮挡阳光。雨后天晴,泾水仍然湿润,云彩稀薄,无法遮挡山峦的美景。我心中的忧愁一直未能洗涤,谁能消解我一直以来的闲愁?西风吹动战旗,显现出征途的动荡,我空有斑白的头发,感到愧疚和羞愧。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秋天的竹林、松树、雨后的泾水和稀薄的云彩,都成为表达作者心境的意象。竹子的鸣叫声和松树的遮挡,营造出静谧而寂静的氛围。泾水湿润的景象和云彩的稀薄,突出了山峦的壮丽和美感。

诗中的“中原恨”和“永日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痛楚,暗示着他对中原的思念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征战岁月的忧虑和对自身老去的忧愧。作者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斑白的头发使他感到自愧不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元素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作者对逝去的岁月、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以及对自身老去的忧虑,都在诗中得以体现。这首诗以简洁、深沉的语言展示了岳珂独特的诗意和才华。

鹤林寺拼音读音参考

hè lín sì
鹤林寺

qiū zhěn zhú míng wū, zhòu qí sōng yǎn guān.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
yǔ qíng yóu shī jīng, yún báo bù cáng shān.
雨晴犹湿泾,云薄不藏山。
wèi xǐ zhōng yuán hèn, shuí xiāo yǒng rì xián.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
xī fēng dòng zhēng xiǎn, kōng kuì bìn máo bān.
西风动征显,空愧鬓毛斑。


相关内容11:

张安国书简帖赞

米元章临右军四帖赞

金陵杂兴二百首

韩忠献早夏众春二诗帖赞

右军得示帖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夜过寿昌
    风云八字护城隅,楼殿崔嵬想帝居。曾侍金舆惟石马,幸因玉玺记铜鱼。千年鼓角声犹壮,四塞河山恨......
  • 金陵杂兴二百首
    到郡今朝半月日,离家两个许多时。知他阿柏无他否,忆我何因我得知。...
  • 陈正献权摄帖赞
    英宰翼天縡,治象开淳熙。虽云简牍间,已具梁栋资。瀛海渺且清,壶山秀而滋。肤寸起膏泽,笔意傥......
  • 苏文忠萝汉偈帖赞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居士宰官身,只园夙亲近。会发宏原深,现此广......
  • 宁宗皇帝诗卷耳篇御书赞
    伟王人之典学,本天纵之多能。续六艺之绝业,环诸儒而讲明。璧跗蔚其流芳,琼字焕其腾英。居蠖濩......
  • 吴季谦侍郎送家酿香绝无灰得未曾有戏成报章
    义丰爱酒憎官壶,日长忍渴呼酷奴。自言畏灰如畏虎,有酒不向官坊酤。当家香泉世无比,米洁曲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