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9-05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

宋代  陆游  

舍北犬吠迎归航,老翁待儿据胡床。
碧云忽起欲吞日,黄叶自凋非霣霜。
十风五雨岁则熟,左餐右粥身其康。
岂无深谷结茅屋,父子读易消年光。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翻译及注释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舍北犬吠迎归航,
老翁待儿据胡床。
碧云忽起欲吞日,
黄叶自凋非霣霜。
十风五雨岁则熟,
左餐右粥身其康。
岂无深谷结茅屋,
父子读易消年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湖边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在舍北,家里的犬只吠叫着欢迎他的归航;老翁静静地坐在胡床上,期待着儿子的归来。突然,碧云忽然升起,欲将太阳吞没;黄叶自然凋零,并非霜冻所致。然而,即使经历了十次狂风五次大雨,岁月依然成熟,老人的生活依然安宁。他左边吃简单的餐食,右边喝粗粮粥汤,身体健康康泰。虽然没有深山中的茅屋,父子仍一同读易经,消磨着光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家庭之间的深情和期盼,同时也强调了岁月的无情流转。诗中的舍北犬和老翁都代表了家庭的温暖和守望。犬吠迎归航,展现了家庭成员互相期待和欢迎的情景,凸显了家庭的温馨和团聚的幸福。老翁则坐在胡床上等待儿子的归来,表现出他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

然而,诗中也展示了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碧云忽起欲吞日,黄叶自凋非霣霜,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流转,暗示了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主题。尽管岁月变迁,老人仍然过着简朴而安宁的生活,十风五雨的经历并没有动摇他的康泰和平静。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教育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虽然老人没有深山中的茅屋,但父子仍然一同读易经,消磨时光。这暗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子间的共同学习和交流不仅可以消磨时光,也能够传承智慧和价值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家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温暖和团聚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家庭生活的对比,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无常和安宁幸福的思考。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拼音读音参考

zi yù zhì hú shàng dài qí guī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

shě běi quǎn fèi yíng guī háng, lǎo wēng dài ér jù hú chuáng.
舍北犬吠迎归航,老翁待儿据胡床。
bì yún hū qǐ yù tūn rì, huáng yè zì diāo fēi yǔn shuāng.
碧云忽起欲吞日,黄叶自凋非霣霜。
shí fēng wǔ yǔ suì zé shú, zuǒ cān yòu zhōu shēn qí kāng.
十风五雨岁则熟,左餐右粥身其康。
qǐ wú shēn gǔ jié máo wū, fù zǐ dú yì xiāo nián guāng.
岂无深谷结茅屋,父子读易消年光。


相关内容11:

西村劳农

舟过梅坞胡氏居爱其幽邃为赋一诗

闻韩无咎下世

次韵郑唐老

东门外遍历诸园及僧院观游人之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道院杂兴
    江上霜风吹角巾,东归不独为吴蓴。扫除长剑华缨梦,收拾孤颿短棹身。勾漏丹砂开灶晚,商颜芝草满......
  • 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
    断筰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少城已破繁华梦,老境聊寻汗漫游。斜日驿门双堠立,早霜风叶一......
  • 雨夜枕上作
    雨点滴我心,雨气伤我魂。但忧草庐破,敢思布被温。市垆酒如山,不湿老瓦盆。天其遂吾心,穷死三......
  • 畏事
    畏事偷安百不能,饭蔬聊得曲吾肱。旧交梦里时时见,宿疾秋来日日增。遣闷自鉏幽圃药,扶衰犹赖故......
  • 病足累日不能出庵门折花自娱
    频报园花照眼明,蹒跚正废下堂行。拥衾又听五更雨,屈指元无三日晴。不奈病何抛酒醆,麤知春在赖......
  • 秋日晨起
    翻树鸦知旦,横空雁戒寒。但欣苏肺渴,未暇议衣单。粥鼎汤初沸,香篝火半残。读书心渐嬾,顾影一......